一周七天,其中三四天都要去森林公园或磨山公园绕山行走;年参加一次50公里甚至100公里的大型活动……这是一个毅行爱好者参加活动的频率。“锻炼身体,亲近自然,挑战自我,结识朋友,老少咸宜,对装备的要求比较低……”说起毅行活动的好处,毅友“土大象”滔滔不绝。被毅友们称为“老大”的“剑客”说,现在他们的毅行群里已经有2000多名群友了。
100公里的毅行挑战
去年10月23日,56岁的“土大象”第一次参加毅行活动。当时,他是通过一个朋友介绍去的,去的时候还有些抵触情绪:“就是走路啊,还要特意去参加一个群体吗?”
但只去了一次,他就爱上了这项运动,“毅行不是一项竞技的比赛,而是一个促进交流的平台,一个感受自然的机会。它淡化了竞争,更突出健康、快乐、环保的主题。它以徒步的形式来表达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亲近态度”。
参加毅行活动,需要一定的体能,但更重要的是,这项活动是对人与人之间真情的考验——活动的精髓就在于此——通过一条极长的路线,让每个组中的每个人互相配合,以小组为中心,走向终点。
经过了一年的磨练,今年,“土大象”报名参加了10月27日的100公里毅行活动。
记得1976年时,他有一次从县城徒步走到知青点,在月光下走了30多公里,走得腿都疼了。但那时年轻,第二天就恢复了。“现在年纪大了,100公里啊,能走下来吗?之前最长的连续徒步也没有超过50公里啊!”“土大象”有点犹豫。
于是,他更加积极地准备起来,每次徒步都尽量坚持参加,锻炼体能、积累经验,收集其他走过100公里毅行者的“小秘方”。
毅友“萤火丛”走过两次100公里,鼓励他说,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恐怖,“我能够走下来,你也一定走得下来。这次100公里时,我们始终同行”。“嘿哥”也蛮支持他:“包在我身上,走得完!没问题!”
然而,9月底,当“土大象”信心满满,认为可以完成的时候,和“剑客”等志愿者开车查看100公里的线路,又给他当头一瓢冷水——好远、好黑、好难啊!“我可能完不成100公里,走多少是多少吧。”“土大象”当时想:“50公里完成后,多走10公里也是一次突破。”
16小时19分钟的连续行走
10月27日早上7点4分,吃了一个馒头、一个鸡蛋,“土大象”和队友“懒猪”、“萤火丛”、“韩国老李”一起出发了。
路上,“萤火丛”不断提醒不要走快了,保持6.5公里的时速,不要追赶前面的人。
走到沙湾,潜江毅友“心缘”女士加入了队伍,她每年参加国际马拉松比赛的经历,让大家啧啧称奇。
在42公里处,“韩国老李”出了状况,也许是鞋子和袜子打架,他的脚上已经打了几个血泡,不得不遗憾地宣布退出。
毅友“快乐龙”曾经说过,2小时吃半个香蕉是补充能量的便利方法,“土大象”他们如法炮制,终于在15点21分到达50公里签到点,用时7小时20分钟。
不过,50公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嘿哥”来电话说,他已经在65公里处,并说,适当的小跑会缓解肌肉疼痛,于是,“土大象”和队友开始跑和走交替进行,跑500米左右,走两公里,还真不觉得累。
快到第七个签到点时,毅友“晓湖”加入进来,之前他肌肉抽筋准备放弃,经过一个小时的休息后,决定继续前进。“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要坚持走下去吗?我已经给儿子夸口了,我要是不能完成100公里,没办法向他交代”。
75公里处,补充了一下给养,脚已经没感觉了。坐了20分钟,站起来,四个人的动作惊人的一致,脚在地面以上10厘米的空间慢慢飘动,有点像动了手术的病人去上厕所的动作,5分钟后步伐才正常。
没有路灯的林荫大道月光皎洁,警车两次从身边驶过,看着几个垂头丧气的行者,善意的闪了闪灯走了。鼓励的电话不断打进来,你们还有10公里、9公里……走到三环线就只有6公里了……
走不动了,能休息一下吗?“星缘”不同意,“不怕慢,就怕站”。
2012年10月27日23点23分,他们终于到达终点,共用时16小时19分。
“这辈子有这一次,我值了!”“土大象”说。
欢迎光临 旅游网 (https://lvyouwang.org/)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