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标题:
吴越古道 历史的文化底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张农家饭店
时间:
2014-7-17 12:39
标题:
吴越古道 历史的文化底蕴
吴越古道全长约35公里,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
浙江
)与南唐(
安徽
)的主要通道。顺吴越古道石板路台阶而上,一路溪流陪伴,瀑布奏鸣,曲径通幽,跌宕起伏,天地人合一,似在画中游。约2—3个小时到达千倾关,千顷关为两块巨大而光滑的
花岗岩
构成,像门一样挡在眼前,这一处天然石门,高近4米,厚约3米,宽可两人并行,其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登上石门,拔开石墙上面的杂枝,曼延起伏的两翼石墙,是古城墙防守工事。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是当年拱卫吴越国首都临安的重要关口。再往前走400米左右就是“江南第一池”—浙西天池。山水奇秀,风光独特的浙西天池位于海拔1100米的千顷山巅,湖水清洌幽蓝,水天一色,山峦缓伏,视野开阔,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梅花鹿的主要栖息地。天池四周低山环列,芳草鲜美,泉流淙淙,小涧纵横,唯独中间形成一坦荡的盆地,呈山山朝千顷,水水往池流之势。浙西天池水面面积达900亩,是目前江南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湖泊之一。可谓“神池浩渺,天镜浮空”。因此,浙西天池又被称为“江南第一池”。站在湖边,极目远眺,顿感心旷神怡。风平浪静的池水,浩淼一碧,清澄甘洌,掬手可饮,在日月斜晖的映照下,似一面硕大无比的镜子放置于此。蓝天、白云、山峦、野花……尽倒映于湖水之中;山风起时,碧波荡漾,倒影不时晃动,呈现出幕幕变化无穷的幻景;而“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的奇景,更叫人拍手叫绝。正如宋朝著名诗人章槱游玩千顷山时所题:一池春水应江潮,中起沙鸥数尺高。谁说风云远朝市,乱山深处亦波涛。千顷山第二高峰乐利峰巍峨挺拔于浙西天池东北侧,海拔1363米。《昌化县志》(1924年版)所载:“乐利峰在千顷山左,壁立孤峭,上可望钱塘江,背极
芜湖
县,峰峦特秀,石壁峭立百余丈,飞泉自山崖下泻,四时不竭。石山莎草,厚如茵褥,若龙须然。山高而险峻,春冬雾气,白昼如夜”。此载,已足以让人领悟到此峰的大概。此时极目远眺,真叫人有“咫尺之间,尽收千里之胜”之感。
吴越古道和千顷关,为1100年前吴越国建筑,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乐利峰巍峨挺拔,海拔1363米,“千顷山左,壁立孤峭”; 江南第一池”名不虚传,“鸟在水中飞,鱼在天上游”,叹为观止;千顷关与千秋关、昱岭关合称为浙北三关,关隘处有几块巨石天然形成关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要。据国家文物总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先生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陈桥驿教授的考证,古关隘为吴越国修建,是唐末古代十国时期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古城墙为1100前吴越国建筑,依山势而建,是当地古建筑中独一无二的伟大工程。城墙由大小石块垒成,属军事性建筑。国家文物总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老先生和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浙江大学陈桥驿教授率团考察后认为,这应是唐末五代十国南唐与吴越国的国界线。公元913年,当时的吴越国与
淮南
的杨行密在这一带发生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
《小张农家饭店》向导小张全程为你解析吴越古道的历史
服务项目:餐饮 住宿 k歌
篝火
停车场......
联系电话:18110862685 18110841657(小 张)
联系Q Q:1007671162 1137427750
各位
驴友
不好意思第一次在这 网站发帖 没有网络连接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M我 我发个网站给你们看看
欢迎光临 旅游网 (https://lvyouwang.org/)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