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786 回复:0
发表于 2013-5-18 01:23
|
陕西EPV救援总队的队员整理救援物品,准备出发开展救援。
近年来“驴友”秦岭遇险事件屡屡发生,搜救“驴友”的行动每年有很多,产生的费用大多数由政府埋单。毗邻210国道进山的主干道,滦镇街道办参与了各类救援行动。仅滦镇街道办每年参与组织大型搜救两三次,其他各类搜救数不清,因“驴友”违规登山花费的搜救费用高达10多万元。
救援失踪人员最多的一次
2007年,张军开始担任滦镇街道办山区办主任,印象中深刻的救援就有三次。
失踪人数最多的一次救援发生在2008年7月19日,西安“钻山豹登山俱乐部”组织155名“驴友”乘坐4辆大巴车抵达210国道秦岭分水岭后,向东沿着牛背梁展开登山运动。按照该登山队的安排,所有人员在17时前返回到下车地点分水岭。但由于领队对行进路线不熟,加上遇到云雾和暴雨天气,除一人准时下山外,其余154人全部在山林中迷失方向。
7月20日凌晨2时许,长安区政府成立救援指挥部,抽调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长安区滦镇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滦镇中心卫生院医护人员以及鸡窝子村村民等65人组成救援队,分成两组于凌晨4时许赶赴山中展开搜寻。
张军说,那一次失踪驴友的人数最多,年龄差距大,最大的67岁,最小的只有9岁。上面指示“倾一切力量,不惜一切代价”。
街办负责联系当地派出所、卫生院,组织村民20余人,民警5人,卫生院人员4人,并承担后勤保障工作,总之“兴师动众”。
“驴友”被平安解救出山后,公安长安分局治安大队副队长宋根民质问登山队“你们组织这么多的人上山,领队竟然不熟悉路线?竟然没有必要的通讯工具?竟然把67岁的老人和仅仅只有9岁的孩子也带上山?”
张军说,这154名游客被困山中后并没有及时报警,这个俱乐部真是什么都不顾。
在这次事件中,如果有哪位游客出现不测,你应该知道你将会呆在什么地方!
气候最恶劣的一次救援
让张军印象深刻的第二次救援出现在恶劣气候条件下。
2009年11月15日,陕西省博爱医院医生和康复技师共7人相约去秦岭东佛沟上草甸看雪景,当日上午9时20分,7驴友乘出租车到达东佛沟口,并与出租车约好在沟口接人。然而当出租车如约前来时,却始终未等到这7人,直到晚9时05分仍未等到,并且与驴友联系不上,于是出租车司机拨打了110报警。
15日晚,滦镇街道办、滦镇派出所、消防中队连同当地村民、还有自发前来的两名驴友共17人连夜上山搜救。由于气候条件恶劣,西安市消防支队出动30多名消防战士参与,西安市户外运动协会也先后派出了十几名专业救援队员进山搜救。
“记得当时山里雪花纷飞,山顶处大雾迷蒙,非常寒冷,雪约一尺厚。”张军说,当时气温是零下29摄氏度。
据户外专业救援人员分析,7人行走的路线本应是从东佛沟上山,由草甸沿东坪沟下山返回。很可能7人在草甸与牛背梁之间的路段迷失方向,那里有条岔路通往宁陕方向。户外救援队决定与消防人员兵分两路,一路从东佛沟上山搜救,一路从宁陕方向进山搜救。
滦镇街办鸡窝子村支部书记张广军说,雪天里草甸一带容易迷路,首批救援人员曾在草甸与牛背梁之间发现了7人的脚印,但脚印很快被大雪淹没。令人担心的是,失踪的7人原本计划当天返回,因此只带了一顿吃的,更没有带帐篷、睡袋等御寒户外用品。
张军说,那次搜救虽然成功了,但真实情况十分危险,连当地人都看不清路。
谁让你们来救人?
如果说,这些驴友们的走失让张军和滦镇街道办感到困扰,那么在一次对学生的救援中,张军可以说是“义愤难平”了。
2012年11月,两名大学生在秦岭“探险”时失踪,街道办组织两名村民上山去寻找,结果其中一人也被困山中。
据张军回忆,失踪的两名学生20日在沣峪口租用了一辆面包车前往秦岭梁穿越大寺村,准备从高冠瀑布走出,让司机届时去接。但21日司机没接到两人,于是报警。
当天滦镇街道办雇用两名村民上山寻找,在搜救过程中,年长的一人在雪地里不慎摔伤,另一人被困在山中。
当晚零时许,张军带领的一路搜救人员找到了两名被困学生,另一路到第二天才返回。但没想到被救学生在派出所登记时态度很不配合,报的也是假证件号,且不愿讲述走失经过,警员问询时他们并不领情:我们就是来探险的,谁要你们救?
气得张军当场就跟他们“算账”:街道办雇用6名向导,为搜救车辆购买6副防滑链,2个救援队18名队员参与搜救,先不说救援队,防滑链每副150元,6名向导每人500元,加上租车费用,一共下来4600多元,你们谁付?
“当然了,说的都是气话,还能真让人家掏钱。只是他们的态度实在令人气愤。”张军说。
还有一次,3名驴友在关石村小坝沟组附近走失,他们的家属报案已经是十几个小时后,街道办连夜组织6名村民上山搜救,导致1名村民不慎摔伤,脚踝骨折。街道办承担了这名村民的治疗费和误工费共计6300元,但“救出的驴友一句谢谢都没有就拍屁股走人了”。
这样的情景,滦镇街道办已经是见怪不怪。
尽量节约公共资源
在网上搜索不难发现,近年来由于驴友违规“探险”发生的安全事故层出不穷。
据西安消防支队统计,近两年,西安消防参与的营救被困驴友救援就有数十起,这其中还不含公安、森林等部门的救援。
消防部门分析,驴友探险被困一是对当地地形不熟悉,准备不充足,盲目登山后,结果迷路遇险;二是没有及时掌握当地天气,探险过程中遇到暴雨后被困;还有的是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探险中遇到险情不够冷静,在慌乱中迷失方向。
记者了解,目前不少“驴友”组织户外活动,一般是先通过网络发帖召集,然后“驴友”自发报名组团前行,由于组团的随机性,导致选择队友、装备配备、信息登记、路线确定等准备不足更缺乏专业的指导,也进一步增加了“驴行”的风险。
陕西省登山队一名负责人说,目前,随着户外爱好者的增多,西安地区陆续出现的所谓“登山俱乐部”达100多家,而绝大多数都是个人自发形成,有的人跟着别人登一次山,便以领队的身份带着游客去爬山。但这些人对户外安全防范、突发事件的处置、紧急救援等各方面知识一无所知,面对登山这个高危运动项目,简直是拿生命当儿戏。
不走寻常路,找不到来时路,大多数驴友最为相似的做法是:拨打110或119电话求救。生命无价,为了搜救冒险者的生命,每次“驴友”遇险,公安、消防还有其他的政府部门、民间救援组织,都第一时间参与到救援工作中。
记者注意到,驴友遇险后,往往都要动用公共资源实施救援。也因此,几乎是每次遇险事故发生后,社会各界在对遇险驴友担心的同时,都会引发一场“驴友遇险,谁为救援埋单”、“救援是否浪费社会公共资源”的争议。
目前,并没有单位出台具体规定对驴友走失行为进行约束,更谈不上监管。因此,相关人士认为,如何让这个行业朝着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是个问题。
驴友探险有待规范化
“就登山而言,近年来,在秦岭发生的登山事故70%以上属于违规登山。”陕西省民间登山救援队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登山等探险旅游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回顾近年来发生的这些遇险事件,大多与组织不规范、个人体能及专业技术不达标、安全意识不强有直接关系。
张军说,作为基层政府,实话讲搜救驴友的确让他们“不堪其扰”:一般来说冬季最多,节假日多,街办接到区应急办通知,立即就要找向导。找向导要考虑村民安全。有些村民也不愿去,愿意去的上去之前要给人家交代。但如果说让村民注意安全,不要冒险,被困人员家属不答应;如果让村民“不惜一切代价”,村民家属肯定不答应。
有些驴友,进山前是这样给司机交代的:我下午四点前出山你接我,如果没接到就等我4个小时,晚上10点还没出来,请告知当地政府、并向派出所报警,如果第二天凌晨还没出来,请告知家属和单位。
这就导致街办接到搜救任务,每每都在半夜,不但劳民伤财,而且延迟了搜救时间。
“参加没有责任主体、无安全保障、擅自组织的探险活动,无异于自杀。”陕西一专业户外搜救领队表示,在进行登山等探险旅游前,必须要做足“身体+心理+知识+装备”的全方位准备。
张军说,户外登山队纷纷成立,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三五成群到近郊旅游者也日渐增多,说明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在不断提高,这是好事。但是,社会有关方面要加强对户外旅行者的管理,尽快使之规范化、有序化。
“我们希望每一个公民必须牢记并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规则,户外出行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千万马虎不得。”张军说,且不说我们街道办,首先就是不要给家人和同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担心。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