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4092 回复:0
发表于 2013-10-4 00:14
|
让航天技术看得见 摸得着 用得好
看那些“天上的”高科技如何“落地”
聚焦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
航天技术的大发展除了实现人们探索太空的梦想外,与老百姓有什么关系?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航天技术高高在上,与日常生活遥不可及。实际上,大批航天技术已经来到人们身边,并实实在在服务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今天开幕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国际航天界专家学者相聚盛会,共话航天未来发展,以期盼用航天技术造福于人类。正如航天专家们所说,发展航天技术的最终目的,是让它走进千家万户。
上帮“神舟”找“平衡” 下入地层探险情
每当神舟飞船飞入茫茫太空,一次次变轨,缓缓接近银色“天宫”的时候,有一个小黑盒正承担着帮神舟“找平衡”的重任:这个装置就像是最贴近“神舟”心脏的一个小精灵,感知着人体根本感觉不到、但对于在宇宙中缓缓接近的两个飞行器却至关重要的微小加速度。这个小黑盒就是由航天科工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装置。
作为神舟系列飞船的“元老级”部件,该装置在每一次飞行任务中都有着“完美”表现。其实,它既能“上天”,也能“入地”:搭载于神舟系列飞船上的高精度加速度计在岩土工程和石油仪器两大领域的应用都较为广泛,系列产品有固定式测斜仪、滑动式测斜仪、陀螺随钻测斜系统等。
固定式测斜仪是为地质测查险情的高精度“监测器”,用于监测和预警地质灾害,可以显著减少地震、滑坡、泥石流、尾矿库等重大灾害造成的损失。航天科工研制的固定式测斜仪首创了多项测斜仪产品的核心技术与工艺,拥有测斜仪的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先后应用于国土资源部四川雅安地质灾害预警示范区等工程。
滑动式测斜仪则因成功应用于汶川地震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超高坝体抢险监测而被更多人熟知。这类产品广泛应用于土石坝、堤防、岩土边坡、建筑物地基、矿井、基坑开挖以及地下结构工程内部水平位移观测和路基剖面沉降观测,在汉口火车站基坑监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基坑开挖工程监测、武广高速铁路岳阳段路基沉降监测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航天软件“体检师”把脉高铁、洗衣机
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产品如此精准可靠,靠的不仅是设计师们的巧思妙想和研制生产的严慎细实,更是一遍遍 “地毯式”试验验证和测试。内行都说,是成千上万次的地面试验保证了航天器太空中最后的成功。
这其中,由航天科工研制的软件测评系统就如同航天器的软件“体检师”,完成了对数次飞行试验几十个软件版本、几十万行源程序的独立测评,为软件设计了一个个近乎苛刻的测试标准和假想条件,达到了软件功能测试覆盖100%、软件语句测试接近100%、软件问题归零100%,全力确保神舟十号安全完成“天地往返”。
如此过硬的航天软件评测技术当然不仅用来为神舟飞船保驾护航。2013年初,航天科工承担了高铁列车临时限速服务器软件、客专列控中心软件和仿真测试站软件的评测工作,针对各项软件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进行全方位“体检”,从而使这些关键软件得以稳定运行,为乘客的人身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外,航天科工还与海尔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为其旗下高端型号洗衣机控制软件提供评测服务,对相关控制软件进行了静态分析、代码审查、测试平台搭建、动态测试等多方面软件测试,并在测试过程中对软件的准确性及安全性进行全方位分析。
北斗应急救援终端护航驴友 车联网开启智能交通新领域
随着我国户外运动的迅速发展,驴友们已开始涉足一些更具挑战性、危险性的旅游项目,而驴友被困或遇难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端。为保障驴友在旅行中的安全,航天科工一院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急救援产品应需而生。
该手持终端体积只比普通手机略大,重量仅为270克,成本只有卫星电话的一半。缴纳600元左右的年费就能全年无限次使用,同时具备连续80小时工作、2秒搜星、10米定位等高性能优势,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成为一款让普通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北斗”。
今年年初,独臂小伙徐京坤正是在这款北斗应急救援手持终端产品的保驾护航下,驾驶他的“梦想号”帆船从丹东港出发,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一直向南到达中国最新的城市——三沙,完成了环中国航行的壮举。
与此同时,北斗车联项目也正式开启智能交通新领域。航天科工北斗车联网项目系统依托航天高新技术优势,以智能车载终端等一系列自主研发产品为基础,建设区域内运营车辆的实时监控监管系统,从而推动北斗卫星技术在全国智能交通领域的规模应用。
该项目面向省级区域内的运营车辆,安装符合国标、部标的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智能车载终端,通过数据中心和后台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服务政府道路车辆监管、服务运输企业经营管理和服务车主驾驶需求等功能,使交通更安全,生活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目前,航天科工已与江西、安徽、山西、福建、天津等多个省市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在江西等省市实现运营服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