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大厅广场

今日:0|主题:3516|排名:229 
旅游网> 大厅广场> “互联网+亲子游”:产品多到满天飞,多半只游不亲子
与大厅广场相关
资讯频道
户外囧事
背包客
文字闲聊
户外俱乐部
查看:24656 回复:0 发表于 2016-10-8 17:04
发表于 2016-10-8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互联网+亲子游”:产品多到满天飞,多半只游不亲子 [复制链接]

亲子游
1.jpg

111.jpg

111.jpg

1.jpg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特别是受《爸爸去哪儿》等一系列亲子游节目的影响,以80后父母为主力拉动的亲子旅游市场越来越火爆。面对这样一个细分垂直市场,目标人群定位清晰,且具备强有力的消费能力支撑,大量“互联网+亲子游”产品涌现,传统旅行社、酒店业也有不少先行者,在自己的主营业务中注入“亲子元素”。

然而,什么样的旅游产品才可以称为“亲子游”?南都记者日前采访了广州本土多个创业团队,发现大家普遍认可,“亲子游”市场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寓教于乐、重视亲子关系及体验的产品仍是稀缺品,大量同质化的产品也增加了行业发展的挑战。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更好地打造、推广和管理亲子游主题模式的产品活动?有专业人士表示,随着行业的发展,产品规模小和内容同质化的问题逐渐浮现,如何突破重围,是对团队及管理者的一种持久考验。

现状

行业“混战”已久,转型寻求出路

童游号称“华南地区最大的在线亲子游项目”。日前,项目团队在广州召开了新品发布会,全国首发基于微信公众号的亲子活动在线运营工具“童游达人”,今年获得了百万美元级的天使投资。

这是一个以共享为理念运营的平台。商业模式上,童游参考了U ber的理念,目标是搭建一个资源互换互通的资源平台,聚集亲子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资源。那么,如何在大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举个例子,无论是手工、教育或是自然导赏方面的达人(甚至可以是景区或是农场等组织方),他们只要在童游平台上注册,就可以发布自己的活动招募信息。普通用户则可以在平台“广场”上看到自己所需求的内容,然后双方进入信息对接、报名、缴费等环节。这些达人发布的招募信息,既有公益性质的项目,也有收费活动。与U ber不同的是,由于整个项目尚在起步阶段,目前童游暂时不参与收费项目的分成。

通过平台资源之间相互可见、利益共享,由此实现更快捷的资源整合,那么童游如何保障活动参与者的权益呢?据介绍,注册达人须与童游签订协议,由平台收集与登记注册方的信息,以此来保障活动参与者的权益。这样一来,既可以让社会上更多有专长、有爱心的机构或个人有机会策划各色亲子活动,又能满足日渐增长的亲子游需求。

“我们最终没有选择O 2O领域热衷的烧钱方式,而是选择用B端的达人用户的良好生态,来建设用户关系及优质亲子游产品。”童游CEO曾义介绍。

但在项目之初,童游的模式并没有这么“互联网化”。团队从2014年才开始正式运营,最初借助于微信公号平台,圈人、自行开发线路、踩线设计产品,模式非常重。直到微信公号圈住了越来越多“旅游达人”,童游才进入U G C模式,开始由达人参与产品的生产,再到后来,他们决定建立平台,利用社会协作资源来发掘旅游产品的价值。

什么样的旅游产品可以定义为“亲子游”?曾义认为,亲子游的本质是寓教于乐的亲子互动及体验,以这个标准评判,目前市场上过半的产品都是“伪亲子游”———在过去两年,亲子游多由旅行社主导,完全没有标准,“只要行程涉及农场、主题乐园之类的景点,就能贴上亲子游的标签,而参加者既有情侣也有老人。而高品质的亲子游产品,不论是行程安排、酒店餐饮,还是亲子元素、教育课程、互动体验,都更具有针对性。

然而随着行业的发展,亲子游市场的问题也逐渐浮现。曾义分析,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同质化,“集中在爬山、蹚水、美术、农耕等产品。”其次是商业模式,“操作方式太原始,从场地、踩线、设计到带队均由一两个人承担,想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结果会是入不敷出”。最后,资源也有限,场地、人力资源都不足,“单靠达人个人完成真是分身乏术。”

机遇

个人缺乏资质,机构更有保障

“亲子游”市场的特点之一,是社群效应明显。许多热衷于在社区发起活动的人,本身就有孩子,而且具备丰富的旅游经验,他们在设计路线上也很有优势,因而活动召集很受关注。

童游旅游产品经理周淑瑜也发现,目前市场上互联网亲子游产品能够做大的并不多,多数都是小打小闹,主要是发起人在朋友圈、Q Q交流群来招揽小区里的居民、孩子的同学,小范围找周边朋友来做活动,“对外做宣传推广的很少。”

韦红燕正是从这种行业背景里找到自己的机遇。她曾经有丰富的旅行社的工作经验,也是一名孩子的母亲。“最初我也是因为看到孩子出去春游、秋游,当时就有了个念头,想每天带孩子出去学习各种东西,不仅仅是走过场、走马观花。有学校家长建议我说‘你是做旅游的你来牵头’。”她现在是广州学途教育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从2013年,韦红燕就开始策划亲子游活动,她的亲子游很注重“体验”,品牌名就叫“亲子体验营”。

2013年,韦红燕刚开始做亲子游产品时,同行并不多,去年和今年突然呈现爆发式增长,教育机构、旅行社都在提亲子活动、亲子游,但是做得不是特别成熟,都处于初级阶段。

韦红燕看到,身边有很多创业者,成立一个群,然后频繁地组织活动,这种以个人名义发起的活动并不具备旅游行业的资质,可依然有很多家长参与。“你可以看到许多亲子游的微信号,都会标注‘纯粹自愿参加,安全自负’的字眼,看起来像A A制,可发起人背后是营利的。这些通过个人、创业团队创建的微信号,带队外出旅游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出事,没有办法索赔,对于参与者来说是没有保障的。大家也缺少这方面的意识。真正要组织外出的机构,必须要有旅行社资质,并按照相关部门要求,有强制性险种来保证出行人的安全。”

困境

专业人才稀缺,社会资源有限

互联网亲子游产品“满天飞”,由广州哈拿互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微信号“型动派亲子汇”走的路线比较独特。这个微信号开创于半年前,孩子的培养体验方式立足于“童军系统”,适用年龄段为7-25岁,它的侧重点是让孩子在活动中边学边玩,进行技能的培养和品行的锻炼。运营总监汤梅说:“美国历史上很多富有成就的人,包括9位美国总统,都出自童军体系,这是我和创始人汪正军都期望打造的教育平台。”

“型动派亲子汇”微信号推出的活动主题各异,有亲子露营、观星观鸟、探秘植物、参观海天酱油厂和印刷厂……“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向我们开放,愿意打开门让孩子们去参观的工厂、企业并不是那么多,社会资源还是有限的。”汤梅说。

汤梅指出,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亲子游产品,当中带队出行的成人领队很重要,起到辅助性作用,其与孩子、家长的多方相处表现融洽,然而,“真正能把孩子带好的导游不多,这方面的人才也是现在很稀缺的,有些领队老师在技术或教育方面顶呱呱,但想混进孩子的世界对于他们来说是有障碍的。”

按照汤梅的分析,现阶段,从事亲子游的导游大致为以下几种类型人员,一个是家长,父母本身就是旅游达人,他们懂得知道孩子的特点,熟悉线路;第二种是户外教练专业人士,比如说擅长露营、攀岩、徒步,过去,这些教练都是在俱乐部里工作,现在很多都转型到亲子游领域;第三种人的身份就是导游,他们在亲子领域不一定很专业,但对于整个旅程的节奏把握很到位,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吃饭集合安排很妥当,也知道如何去跟父母孩子很好地交流;最后一种是学生,像一些观鸟协会的志愿者等等。

挑战

抄袭易执行难,应有淘汰机制

“很显然,大家都在趁着这个热度提各种亲子概念,但是真正可以做好、被大众所认同的,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特

别响亮的亲子游品牌,互联网亲子旅游产品看似都一个样:‘我今天去做做竹筒饭,植个树’,更为有深度、更为多场景的内容没有太多。”韦红燕带着团队在坚持,她说,要做好产品,要时间的积累。如果亲子旅游完全是教育性质,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参加,组织一场亲子游,踩点、策划、执行,花费的人力、物力非常之大,在圈粉背后付出的努力却不为人知。

她说,这一行模仿几率非常大,“多少人都在做。比如你做植物观察,别人一改,即可挂到自己的平台上。”韦红燕认为,即便是相同内容的产品,能够被认可的一定是执行力到位。在整个过程中,你能不能达到家长的需求很关键,而不是看产品包装多么光鲜亮丽。被抄袭也没招应付,我们只能说做完这一批又转型,一旦有了口碑,慢慢地会有很多人来找我们。”

专注与亲子活动、旅游的组织与开发的公众微信号“妈妈发现”项目总监颜微微告诉南都记者,在深圳,亲子游早几年也都是小范围、小聚会,一些家长群上有达人发起,然后召集几个家庭一起出发游玩。后来包括有些亲子团体、亲子营的商业结构,开始往亲子游这一块去做,“妈妈发现”是在去年7月开通微信号,先后发起“家庭航海季”“趣享城市自然”等多个类型的亲子游项目。10多人的团队创下1万多粉丝量,每期报名基本上全部爆满了,所有的路线都是他们自己定制的。

颜微微感触很深,“很多活动,很多平台,每个机构路线不一样,有户外拓展、自然美育、自然导赏,内容都是大同小异,各自也能开发出具备有竞争力的项目或是有特色的项目,但未来可以沉淀下来的不一定有那么多,粉丝也是有选择性的,市场必须要有淘汰机制。

出路

要有家长视角,“放羊”也有技巧

“我作为家长,我会思考我想要什么,真正站在家长立场和需求去考虑,产品如何做到更好。很多提倡亲子旅游的产品,并不是说体验性特别强,每个活动放什么样的教育元素在里面,有更多讲究。”早期,韦红燕策划执行亲子游还是靠线下组织发起,自从掀起了“互联网+”的风潮后,她专门开通微信号,现在她的感受是:用微信与用户交流,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信息传播速度快,而且通过线上交流,彼此距离也近了很多,只要参加过一次活动的用户,都会问他们下次活动什么时候举办。线上维护,确实可以拢到一些粉丝。此外,通过线上传播,也有很多小机构来寻求与我们合作,因为他们具备旅行社资质。

有人瞄准亲子游市场,想把产品做好,但做着做着就放弃了。尽管办过无数场活动,但每次活动还是让韦红燕感到疲累,“它比一般的旅游团更费心思。常规旅游团一般一个导游就能搞掂,“放羊式”散开旅客,约好集合时间。亲子游,人力物力都要到位,价格还不能特别高。设计产品、设置价格、邀请老师、游戏主题……很多琐碎的细节,一个活动需要配置2-3个工作人员才能把效果做出来,按照我们的经验来看,有家长参与的亲子游,工作人员与孩子的比例是1:10,没有家长陪同的夏令营的这种,工作人员与孩子的比例是1:6。两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韦红燕看好亲子游市场肯定会持续热下去。

对于一个好的亲子游产品,颜微微的定义是———“用户一开始对这个东西的理解,可能‘只是他们带这些人出去玩一两下’,当用户真正成为铁粉,必须要说这个过程对方真的有收获。”

出路

市场对接漫长,评价要更有效

“第一次带娃出游厦门鼓浪屿”“第一次带娃走了文青高铁旅游线”……这个国庆,周小姐被广州妈妈网论坛上各种亲子游的帖子刷花了眼,未婚的她感慨“旅游照要晒娃,那才叫时尚”。很多人也有跟周小姐一样的感觉,亲子游真的成了香饽饽。

“从前只有家庭旅游的概念,真正把亲子游提出来,并且深耕才不到两年时间。一方面,由于时间太短,从业人员、导师人手不足,人力、资源短缺跟不上产品设计,大家只能这么玩,所以慢慢出现了同质化。最常见的是,传统旅行社以为贴个标签去了个农场就是亲子游,三姑六婆都可以参加。到后来,有些亲子游团意识到了,就限定整个行程只允许家庭报名,到之后的各种改善,慢慢有一个演化和进化的过程。”曾义介绍,按照活动组织方可分为,第一类是传统旅游项目,像携程等大型O T A网推出的亲子旅游套餐等;第二个是教育培训机构,在原来游学项目上做优化,季节性较强,集中在寒假、暑假;第三个,亲子俱乐部,也是主流市场上常见的。若按产品来分类,可分为自然类,例如户外体验、露营,其次是科普类,当中就包括有自然导赏,还有体验类别,比如说有手工、画画类;此外,常规的亲子游,主要是常见的休闲度假。

近一年来,传统旅行社的商务旅游受大环境影响出行减少,团体旅游的大众游客也更加倾向于自由行,眼下亲子游最抢手,但无论是景区、餐厅,还是酒店,在面对亲子游团体的到来时,承接能力始终表现出不足。随着亲子游市场的扩大,一些星级酒店开始看到了这块市场的刚需,他们慢慢开始把资源整合并进行对接,例如在酒店内增设亲子玩乐场所,安排亲子D IY课程,加大投入。

“当大家开始重视这一块之后,产品就会越来越多,旅游目的地也会想尽各种办法和招数来迎合市场需求,以此投入更多的硬、软件的设施设备。”曾义认为,新兴事物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亲子旅游市场刚起来,信息的不对称,让许多亲子游产品花费大量时间去踩线,对于熟悉的省内路线,一般他们能够很轻松地组合出一条线路,但对于一些未开发的地方,例如像《爸爸去哪儿》里的普者黑,大家都没怎么去过,团队则需要花较长时间去踩点,10-20天,整个过程下来的产品设计成本要10万-20万元。互联网大平台让亲子游生态圈的信息、资源在对接上更加有效,评价系统也能让用户更有效地去做产品的判断,随着越来越多互联网亲子游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旅游目的地迎合市场需求也将投入更多的硬软件配套。

锦囊

家长怎么挑选“亲子游”?

亲子游项目创始人支招,注重旅游和教育的跨界,还要看团队执行力

锦囊一:首次出游,先比比价

面对各色互联网亲子游产品,家长如何选?曾义的建议是,“如果是第一次出游、或是较少出游的家庭,应价格上面去对比,选择不同的互联网旅游产品,这类产品的价格不会像以前教育机构的游学价格那么高,介于游学与常规旅行团价格之间。互联网的飞快发展加上亲子教育理念的开放,让大家逐渐从以前单纯根据价格来做选择,变为注重产品质量,组织方口碑、体验方式、路线丰富成为更多家庭考虑的因素。”

曾义介绍,亲子游针对3到13岁的孩子,幼儿园到小学阶段为主,3岁前的孩子认知能力有限,13岁以后孩子又不太愿意亲近大人。在选取一个互联网亲子游产品时,家长要根据小朋友的年龄段、车程路途、课程植入知识及导师和活动的资质来定。

曾义称,旅游这个市场一直有很多人在做,以前,旅游产品毛利非常低,但它又是一个刚需,前景很大。现在大家做的亲子游是一个跨界的东西,它跨到了教育领域,而其延伸性又不仅仅是两个领域,背后是儿童消费市场的大蛋糕,包括后期可以做儿童旅游装备、消费品等各种儿童类的软硬件商品。”

锦囊二:包装再好,还要走心

“从去年到今年,市场变化很大,过去做旅行社的,现在做亲子游,过去做户外俱乐部,现在也做亲子游,大家看上去大同小异,很多都是随机找路线或是‘一次性’玩耍,我们的目标不是做亲子游的携程,必须做出不一样的内容活动,找准方向之后,每个团队必须得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平台。”汤梅十分清晰团队的未来规划。


对于“互联网+亲子游”的未来方向,汤梅的见解是,前景难以评估。“互联网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它门槛低,如果你的内容足够好,就可以吸引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家长;另外互联网能够在更加广泛的层面去把产品做大,同时也吸引了大量资本投入,大家有钱玩概念,尝试机会更多。同时,互联网的迅速扩张也考验着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推广的能力,如何更加立体、丰满区呈现产品的特色和体验,这一块需要攻破。互联网亲子游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家长眼花缭乱,朝哪个方向发展,更加有吸引力,这是创业团队接下来要思考的了。

韦红燕还补充谈道,即使接下来每个景区都有配套为孩子设置的各种手工D IY区,或是农庄也在推崇同样的亲子游概念,活动组织方或是发起方作为中间商,更加不可缺少,并且要把活动亲子游“盘活”起来,在同样的地点,怎么去贯穿出不一样的活动主题,避免亲子游的同质化,也是考验发起方的策划和组织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