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一下个人对两层半冲锋衣面料的看法。最早只有三层和两层的分别,三层冲锋衣是指,面料由外层面料、中间层防水透湿膜、内侧网格三层复合而成;两层冲锋衣是指,面料由外层面料、防水透湿膜两层复合而成,为了避免防水透湿膜裸露受到伤害,会在成衣制作时单独做个内衬,现在大部分在售的三合一冲锋衣(注意不是三层冲锋衣,是三合一冲锋衣,指那种加内胆的两件套,可以有三种穿法,所以叫三合一)都是两层,因为有内衬封住,所以三合一的材料使用和做工都不能直接看见,通常价格也会相对便宜很多。早些年我们拆过一些三合一冲锋衣,做工用料实在没法看。在做这件单冲之前,我们参考了很多款市场上的超薄单冲,正好自由兵样品件也收了两件,一件是鸟、一件是象,都是超轻款,价格都超过2000+,目测都是20D的尼龙面料,无弹力。他们用的都是Gore-Tex两层半面料,所谓两层半面料,是由外层面料、防水透湿膜复合而成,最后在防水透湿膜内侧再涂一层涂层用来保护防水透湿膜,这层涂层通常由印花展现出来。两层半应该是轻量化需求推动出现的,个人觉得用涂层保护防水透湿膜的方法,会让整件衣服相对“娇弱”,普通穿着没问题,但是平时要小心保护,尽量减少内里和其他东西的接触和摩擦,至少不能随意塞在包里。可能我平时穿衣比较糙,对衣服的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我们自己这件单冲,用的三层复合面料,网格内里还是使用的尼龙材质。 3、 这件衣服能适合绝大部分日常生活场景。 A、 防水/透湿都是10000+,小雨、中雨、大雨环境都没问题,只要不是深度 户外就能胜任。 B、 净重225克(M码),你可以当做皮肤风衣来穿,宽松的版型、轻薄弹力面料,满足包括骑行、跑步、爬山在内的大部分 运动对降低风寒效应的需求,背部的3M反光条也为夜间运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在夏天的南方同样有用武之地,比如餐厅、办公室、电影院、高铁(各种交通工具)等环境,当空调冷气温度太低时,带上这件单冲会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C、 可以当作防晒服来穿,我们特地做了防晒检测,upf>40,uva透过率小于5的检测结果,符合国家对防晒服规定的要求。你也不用担心它会太闷热,轻薄的面料和宽松的版型,能够很好的让衣服内外进行热传递。 D、 在冬季你可以把这件单冲当作防风外层使用,可以穿在抓绒、毛衣、薄款羽绒服的外面(强烈推荐这种穿法),穿着感受一定比你穿一件厚外套强,习惯了这种穿法后,我的软壳、夹克、棉服外套全部退役,因为中间层和外层都很轻而且柔软,整个人基本上感觉不到被约束。下图是我穿羽绒服和羽绒服外面穿单冲的效果图: 再一次推荐这种穿衣方法,即便不买这件单冲,就用一件普通的皮肤风衣也行,现在正好是冬天,可以穿着感受下。 好的都说完了,我们还是得说说它的不足之处: 首先,它的防水透气指标决定了它无法深度户外,个人觉得真正深度户外的防水透湿指标,最好是同时达到20000+。 其次,由于过于轻薄,尽管使用的是尼龙66,它的物理强度还是不如那些高克重面料冲锋衣。 再次,面料带弹力,而弹力面料耐磨性能相对较差,勾丝、起球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通常弹力是通过增加氨纶丝实现,这款面料是100%尼龙66,没有添加氨纶,弹力是通过织法实现的机械弹,机械弹通常在涤纶面料中出现的比较多,比如风靡世界的5.11打击者长裤(74369)。氨纶非常脆弱,机械弹的方式应该比加氨纶丝的方法更结实(个人猜想)。 面料具体物理指标如下: 最后,由于面料特性和结构设计决定了它的装载能力较差。没法在口袋里放过重的东西,即使是在口袋放个 手机,也会影响穿着美观。 之前就说过单件工费就要198.2元,单件原辅料成本也要200多元,主面料用的日本东丽toraydelfy,三条YKK防水拉链,美国多奈福(UTX)扣具,英国高士缝纫线、台湾百合魔术贴,美国3M反光条。整件衣服的出厂成本就要400多块,最终零售定价899元,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零售定价。 我做军品服饰这个行业11年,军品服饰和户外服饰有很高的重叠性,包括始祖鸟、巴塔哥尼亚在内的顶级户外品牌都有军事战术产品线,国内的军品服饰市场其实很小,这由国情决定。这些年国内的战术品牌发展比较快,从国外品牌手里夺回了很多市场份额,在零售市场,国内军事(战术)服饰品牌中,老东家的自主品牌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自由兵第二,原来的CQB应该是第三的有力争夺者,不过由于CQB两年没更新产品,也没补货,市场份额快掉没了,我们团队2019年年中接手这个品牌,希望能给他带来新的生机,原来CQB产品的产品质量受到了比较多的诟病,我们会尽全力改正,关于这点多说无益,看我们的实际行动。我们接手后把CQB分成三条产品线,一条是原来的战术通勤线,第二条是专业用户线(主要针对专业机构或单位),第三条是军事时尚线。熟悉我们团队的人都知道,我们对自己设计生产的产品,要求非常严苛。我们对用户诚信,记得几年前老东家年会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每一件卖出的产品,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现在的我们依旧会那样。我们现在接手CQB,由于品牌定位和老东家不一样,大部分产品不一定用的了像老东家那样好的原辅料,但是我们会尽可能的把质量做好,把性价比做好。如果以后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斧正。 我做这个行业感触最深的事情就是:钱都被外国人挣了!十年前除了战术包,国内几乎没有真正的军品品牌(针对大众市场的品牌),那个时候国外的5.11、黑鹰、Alpha、鲁美诺斯,吸干了我们的钱包,可是我们国内的代理商,辛辛苦苦把国外品牌在国内市场培育起来后,国外品牌方就会拿增长率、利润率、开店数为借口抛弃代理商。5.11能够被国内专业市场和零售市场认可,原5.11国内总代“ 深圳悍马”居功至伟,十几年中花了无数心血,但到了最后,品牌方就给了一句:品牌方要自己多渠道供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在老东家的时候,因为质量问题、利润问题以及受不了那个气,和团队一起,做了个自认为还可以的战术服饰品牌,做了几年后发现,挣大钱的还是外国人,郁闷了好长好长时间。你想做一件好衣服,就必须用好的原材料,而这些原材料都得进口。举个例子,做一条MC的全地形迷彩战术长裤,用50/50锦棉面料,单耗1.8米(多袋战术裤单耗高),15年的面料进口到手价是108元每米(现在更贵),单条裤子的主面料成本就要200元,而用国内仿的面料做裤子,出厂价(原辅料加工费)一共才70元每条,面料才10多块钱一米。国内的服装加工水平,一定是世界领先的,但在基础原料上的差距,短时间赶不上。由于国内没有足够优秀的原材料和他们竞争,他们的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不但价格高,还要有授权才能买,不是你愿意花钱就能买的到。随便列举一下国外的知名材料品牌,大家就能理解我为什么说钱都让外国人挣走了,美国的Gore-tex防水透气膜,意大利的Vibram橡胶大底,美国的Primaloft棉,美国的Polartec抓绒,日本的YKK拉链,美国杜邦的Cordura尼龙,Teflon涂层……。真心希望我们国家在基础原料这块有一天也能世界领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