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82663 回复:1
发表于 2013-9-30 11:40
|
目前国内不少从事山地救援的人员,都是从“驴友”发展来的,起初他们只是为了自我保护而学习简单的救援知识,后来慢慢开始救别人,进而加入救援队。
近年来,户外运动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也加入其中,然而安全事故也屡发不止。专家称,户外登山运动正成为不少国内爱好者的首选,但所蕴含的危险性,无论对登山者本人,还是民间的山地救援队伍来说,却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户外探险有危险,需掌握“自救”和“他救”技能。
一家大小齐“冒险”
西安市民尚女士是一位有着5年登山经验的户外探险爱好者,每到周末,她的两个QQ号就响个不停。“都是户外队在通知本周末的登山计划,”尚女士说。西安背靠秦岭,有着独特的户外资源,因此每到周末清晨,全市几个户外探险俱乐部的发车点就人声鼎沸,从全副武装的专业驴友到脚踩高跟鞋、抱着宠物狗的休闲游客一应俱全。
户外探险
不只是西安,全国各地近年来都掀起了一场户外运动热潮,据了解,目前国内参与以登山为代表的户外运动人群已达5000万,经常进行登山的资深“驴友”也有数百万。
然而,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迅速膨胀的同时,参与者的保护意识却没有相应增强,陈铮是陕西颇有影响力的专业登山教练,他说,在秦岭一些险要的地方,经常能看到一家大小齐上阵的现象。“有的人抱着孩子还拉着老人,颤颤巍巍走在宽度不到一米的山路上。两边都是深山密林,万一有闪失,危险的不只是一个人”。
“眼看国庆长假快到了,各种看胡杨林、走川藏线、去云南的户外探险队都开始接受报名,有的热门线路长假里还会发两次团。”尚女士说,她对这些驴友牵头组织的活动,至今还心有余悸,去年初秋出发去甘南,就因为领队安全意识薄弱、也不和当地向导沟通,令队员险些困在山里。
“山区地形复杂,加之通讯不便,一些对情况不熟悉的驴友时常有冒险行为,一旦走错一个岔路,就很可能再找不到返回的路径。对于一般的登山爱好者来说,很少具备野外过夜条件和经验,如果被困在深山里超过7个小时,很可能陷入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恐惧之中,后果不堪设想,”陈铮说。
民间救援参差不齐
“驴友”缺乏自我防护意识,专业的救援队也不一定是山难事故发生后的“保护神”。
据了解,目前国内不少从事山地救援的人员,都是从“驴友”发展来的,起初他们只是为了自我保护而学习简单的救援知识,后来慢慢开始救别人,进而加入救援队。
“绳索、安全带、下降器这些救援设备,配齐也就二、三千元,进入这个领域的门槛很低,因此吸引了很多救援技术并不十分到位、只凭着一腔热血和浑身力气的登山爱好者投入其中,”西安一家专业登山救援队骨干、亚洲登山滑雪冠军李芳说。
规模的扩大难免造成队伍质量上的良莠不齐。李芳说,陕西民间救援队伍最多时达到15家,相互拆台的现象并不鲜见。陕西很多队伍的骨干都是从最初的一家半官方队伍中分离出来的。
“救人这种十万火急的事情,错打一个绳结都可能耽误一条性命,有些救援队伍之间会为打个什么结而争论耽误救援时间。所以要有标准化的救援技能培训,扩大专业的救援队伍,”陈铮说。
民间救援逐利现象日益明显,对于这种现象,本次培训中来自深圳的国际级教练贾廷贵深有体会。他说,山地救援队的成员大都是业余人士,能够定期凭着共同的爱好聚在一起,就不必要涉及太多利益层面的话题。“我们的工作其实就是把人从山里救出来而已,没有什么更崇高的理想,因此也不应该有什么除此之外的念头,队伍中个别人想通过救人赚钱、出名,人心肯定要散。”
22日结束的全国第二期山地救援技术培训活动中,北京、深圳的多位国际级专业教练,为来自陕西各地的24名学员进行了为期9天的封闭式培训。
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高山探险部主任罗申表示,目前国内专业救援队伍的缺口依然很大,登山爱好者自救能力的低下,已成为中国户外运动开展的一大隐患。
掌握“自救”与“他救”技能
据不完全统计,1957年至2000年,我国因登山运动(仅限于高山探险)死亡人数为33例,2001年至2011年的10年间累计死亡259人,而2012年一年因登山户外运动丧生的就达45人。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值得人们深思。 对此,中国登山协会开始了全国巡回山地救援技术培训讲座,对象主要是来自各省专业登山运动队、登山俱乐部和大专院校户外社团的成员,通过这些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学员,培养出一支专业的山地救援梯队,将逐渐效仿先进国家,达到技术和理念上的“标准化”,保证团队协作式共识的达成,在一般的山难和地震、泥石流等天灾中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另外还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益性的群众山地自救知识讲座。据介绍,中登协初步计划通过印刷出版《户外运动安全手册》等形式向群众普及户外救援知识,提高一般旅游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基础自救能力,引导登山者趋利避害,在危机发生初期保持冷静。
中国登山协会副主席王勇峰说:“专业山地救援技术培训同将公益性的群众山地自救知识讲座相接轨,从山地救援活动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延伸,打造中国登山运动的整体安全保障体系,才能让登山户外运动真正成为一项阳光、时尚、安全的全民健身项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