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187 回复:0
发表于 2012-1-17 09:21
|
逆水流龟村堡,又名“水围”村,位于白沙管理区,建于明崇祯年间,坐北向南,占地6889平方米。因寨堡建筑布局如龟游水,故名。寨内从南至北一条直巷,宽2米,横贯东西4条巷,各宽3米;共有64间大小统一青砖大屋瓦房,代表64块鳞甲;四角各有1间两层楼阁建筑,代表四足;直巷南端的1座二层楼阁,代表龟尾,也是唯一的一个寨门,可通吊桥出寨(现改为水泥桥);直巷北端的1座二层楼阁代表龟头。寨堡周围环以高6米、厚0.6米的青砖寨墙;寨墙外是围绕全寨18米宽的护城河。
创建该寨的主人是郑瑜,他是明崇祯四年(1631)进土,授吉安推官,旋摄广顺府事,后因平乱护民有功,内摆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出知太平府,迁上江漕诸道,又转山东按察副史,督催直隶江西湖广军需,屡著劳绩,升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官)。告老还乡后卒于家,享年81岁,著有《焚馀集》。该寨围墙的砖规格不一,传说是郑瑜派兵士拆取邻近烽火台的砖筑成的。该寨平面布局特殊,是东莞市现有较好的古村寨建筑。
这逆水流龟堡是东莞的一个著名古迹,它位于虎门镇白沙管理区。它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是村子又是堡垒,有双重作用。它整个的形状建得象一事例伏大水中的巨龟,头向着小溪的上游,所以叫逆水流龟。村墙四角都建有小楼堡,取形于龟的四足,北面有座高出护墙的堡垒楼,取形于龟头。南面有出入的通道大门,门额为红朴石刻匾,高书“聚保闾里”四个大字。门外是吊桥,如龟尾,现在已改为水泥桥了。寨墙外是护村人工河,宽有18米,因四周环水,又名水围。村中有条南北走向的直巷,宽2米,巷两旁并列四条横巷,宽1.5米,村内有72座房屋,统一格局,整整有条,便于防卫。寨内排水渠,水井设置合理,生活环境完善。它的创建人叫郑瑜,20多岁就进京中了进士,当时乡间匪乱,所以率众建堡以保村民,这个点是东莞如今最富特色的考古重点,列为东莞市重点文物单位之一,也是喜欢寻古之人的必访之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