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26224 回复:10
发表于 2017-2-21 15:16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驴友网 于 2017-2-21 15:48 编辑
13、热伤害
夏季参加户外运动,由于气温高,运动量大,身体内的热量积累的比散发的多,如果不注意防范,体温升高、水分和电解质流失,都可导致热伤害,如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严重的就是中暑。
在温度升高后,人体有两种反应:一是皮肤血管扩张,使更多的血液流到皮肤表面,给皮肤降温;二是流汗增加,通过汗液把体内的温度带到体表。
排汗尽管会降低体温,但大量流汗会导致水分、盐分、电解质的流失,人体循环到脑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的血液也会降低到不正常的程度。有口渴感并不是身体缺水的可靠标志,人体在流失掉1升多水分后,才会有口渴的感觉。
热伤害的安全指引:
规划好整个行程,考虑到气温和队员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多地在高温暴晒下活动。
避免在高温下超越自己的身体极限进行大运动量活动,防止身体过度劳累。
由于活动中为了防晒和防止身体被茅草、荆棘拉伤,行军中需要戴帽子、穿长衣长裤,但这样就带了散热的问题。为帮助体温散发,在阳光下行走时,可以用水把帽子浸湿;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行走时,把帽子去掉;休息的时候,尽量把背包放下来,把上衣领口纽扣解开散热;休息的地点最好是太阳晒不到和通风的地方。
行军途中要注意节奏,一次行走不宜超过一个小时,高温情况下30分钟左右休息一次,根据具体情况休息5至15分钟,以免脉搏过快、体温过高和大量出汗引发热伤害。
一路上尽量多补充水分,带齐防暑药品。补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即使在凉爽的天气或者高海拔地区,都要规划好补水时间,让水分均衡地补充。每行走一小时,至少要补充50毫升的水分。为了担心出汗而控制补充水分是严重的错误认识。如果水分大量流失得不到补充,严重的会引发热衰竭和中暑。
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很多媒体广告中的模特,在运动中或休息时,往往拿起一瓶饮料一饮而尽,看起来很解渴,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运动中和运动后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给心脏增加负担,造成更加疲劳。大量饮水的结果只会是出汗更多,导致盐分进一步流失,引发热痉挛、热昏厥、热衰竭、中暑。
不提倡直接食用食盐。
除非在水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否则不要大量摄入盐分(如食用盐或榨菜等高盐食品)。
即使是在高温天气,大多数人也可以从日常饮食中摄取足够的电解质。在没有大量出汗的前提下,无额外补充电解质的必要。高温气候下出行,携带少许电解质冲剂是一个不错的备份。
夏日在户外运动,可携带少许含盐的小食品(如椒盐饼干等)少量进食。部分人在摄入少量盐分后,会在酷热天气中感觉舒服一些。
夏季高温,如身体有轻度不适症状,可适度服用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药品。
高温下活动
因此,在高温下为了保持体温稳定,只能把体力活动维持在轻、中度水平。
热痉挛和热昏厥:
身体暴露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大运动量活动,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后,会导致四肢和腹部痉挛。热痉挛就是俗称的抽筋。脑部或身体其他重要器官缺血,乃至腿部充血都有可能导致热昏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热衰竭:
人体在大量出汗后会导致热衰竭。临床上把热衰竭分为两类:缺水性热衰竭,缺钠性热衰竭。热衰竭并不完全发生在高温天气,在温暖且并不酷热的天气下,热衰竭也有较高的发生几率。脱水是引发热衰竭的主要因素。盐分电解质的流失也是引发热衰竭的因素之一。在户外,不止是登山活动会引发热衰竭,甚至在越野滑雪过程中,如不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也有可能导致热衰竭。
尤其在大量出汗后大量饮水而不补充盐分,使ADH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带走盐分导致低渗性脱水。细胞内液增加导致细胞肿胀。脱水严重,引起热衰竭。
一旦发生热衰竭,通常会出现以下症状:皮肤大量出汗潮湿,皮肤温度较为正常,稍微有偏高或湿冷。嘴部温度偏高,脉搏加快。患者感觉恶心、肌肉乏力、眩晕、口渴、头疼等,身体感觉虚弱无力,这就是热衰竭。如果不及时处理降温,体内的温度进一步积累而使身体的关键器官温度上升到危险的地步,就会出现紧急症状:脉搏极快、虚弱、头疼、心理状态改变(意识模糊或是无法配合,慢慢陷入昏迷)、皮肤热烫而泛潮红,如果不及时处理,导致中暑则会有生命危险。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14、人力因素导致的热伤害
热伤风(夏季感冒):
热伤风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夏季的感冒多有暑湿的情况。热伤风的内因,包括太热、身体消耗过大、天气热睡不好觉、活动太少等。外因包括冲凉水、空调过低、睡觉不盖被子、长时间吹风扇等。
夏季在高温下运动,人体内部产热快,皮肤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以利于身体散热。如果遭遇到过冷刺激,会使体表已经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身体内脏器官功能紊乱,大脑体温调节失常,导致生病,通常会发生“热伤风”,也就是夏季感冒,甚至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
安全指引:
夏季行军途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如果有山泉水、溪流、池塘等,或者是途经海边,千万不能贪图一时凉快而立即跳下去洗凉水澡。即使活动结束,到达目的地以后,也要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洗凉水澡。活动结束以后,如果大家返程的车辆是空调车或者在空调房里,务必不能打开空调直接对着身体吹,最好是打开车窗户用自然风降温,等身体温度降下来以后再开空调。
热伤风没有传染性。
热伤风可适度服用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药品。
冷饮:
夏季在户外活动,如果有冰镇饮料吃,是一件很享受的事,但活动中或者是活动结束以后,不能马上大量吃冷饮。冷饮不仅降低了胃的温度,而且也冲淡了胃液,使胃的生理机能受损,轻则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重则导致急性胃炎。
安全指引:
少量摄入冷饮对降温有利,但不能过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大家出发前带的冰冻饮料等,要少量多次地饮用。活动结束以后,要等身体温度大幅度降下来以后,才喝冰冻的饮料或啤酒等。
衣服:
夏季户外运动大量出汗,衣服很快就湿透了,很多人到达目的地以后,往往任凭衣服湿着,依靠自己的体温把衣服烤干。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长此以往,会引发风湿或关节炎等疾病。
安全指引:
参加活动前,在背包里带上一套备换的贴身干衣服(特别是上衣)和一件外套,到了目的地以后,即刻把湿衣服换下来。活动途中休息的时候,在风很大的情况下,如果休息的时间较长,要及时穿上外套,否则风会把身体的热量大量带走,人的身体冷热交替,很容易引发疾病。
为方便汗水挥发和散热,去户外活动的外衣最好买化纤成分的快干服装,最佳的是快干并防紫外线的衣服,裤腿最好可以拆卸下来。
15、冷伤害
户外的冷伤害大多是指体温过低,也就是常说的失温。体温过低是指当身体内部体温低于正常值而引发疾病的现象。
失温是较为危险的疾病,发病时患者开始可能没有感觉,但很快其判断及推理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反应迟钝、不爱说话、无精打采、行动迟缓不便等情况,如不能及时发现并加以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血管萎缩、肢体坏死乃至死亡。
当人体产生的热量小于身体散发的热量时,就会导致失温。体温过低并不单指气温低,许多失温症发生在潮湿、大风,但气温在零度以上的天气条件下(亦即风寒指数数值很高的天气)。落入冷水、冰裂缝、服装及身体湿透或遭受寒流侵袭,都有可能迅速导致严重的失温症。
一般来说,失温分为轻度、重度、严重等三种,视程度不同治疗措施也不尽相同。失温的处置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失温的迹象与症状并不与其严重程度相一致。很多核心体温过低的患者,可能仍然有知觉和意识能力;而不少轻微失温的患者,会出现思维混沌及协调能力差的症状。不过,即使是严重失温的患者,也有可能完全康复且不留任何后遗症。
失温的安全指引:
预防失温主要是避免接触冷空气(冷水、冰雪),防止热量流失,以及尽早发现和治疗失温症状。
在身体温暖的时候,要保证身体有一定的热量供应。
如在行进中野外环境潮湿寒冷,则尽量避开风雨,在体能尚未耗尽、身体协调能力和判断力没有完全丧失前及时宿营休息。
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使食物能快速转化成能量,并适量补充葡萄糖等单糖。
不要饮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使人感觉温暖,实则是导致体内热量流失。
在多风、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要严密观察每位队员是否有失温的迹象和症状。失温越早处置风险愈小。有时候患者会否认自己失温,因此要相信身体迹象和症状,不能轻信患者的判断。
活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运动节奏,防止流汗过多而导致热量流失。
要注意防风,在寒冷环境下,即使是微小的风也能导致热量快速流失。
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要穿着合适的衣物,可能的情况下多穿几层,防止对流热量的散失。建议至少有三层,内层要保暖、排汗、透气,中层和外层要防水、防风、保暖、透气。尽量避免穿着纯棉质的内衣,要以保暖、排汗、透气的化纤材料为主。
对放射性热量易散发的头部、颈部、手脚做好保暖措施。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
将患者与寒冷潮湿的地表用防潮垫之类的物体隔离开来,并防止湿透。
将头巾等盖在患者的嘴部和鼻部,防止热量流失。
轻度失温:
症状:身体寒冷、颤栗、双手活动困难;心理出现变化,抑郁,无精打采;身体核心温度在摄氏34度以上。
应对措施:
尽快离开寒冷环境。
脱去潮湿的衣物,换上干爽的衣物。
给患者增添衣物,拉上外套拉链、戴上帽子等。
尽量将患者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中。
用热水袋或其他热的物体(发热贴等)帮助患者取暖(要防止烫伤)。
在患者恢复意识、能吃东西后,可进食加热的水和食物。
切忌不能服用酒精和咖啡等,这会使体表血管扩张,体内的热量会散失的更快。
如无意外,在处置得当的情况下,失温者可以完全痊愈。
中度及重度失温:
症状:患者目光呆滞、意识混沌,且不认为自己已患病。言语含糊不清,行走踉踉跄跄。身体核心体温低于摄氏32度以下。
更为严重的失温症状是:反应迟钝、心跳减缓、呼吸微弱、停止颤栗、休克。
应对措施:
如有可能,请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尽快离开寒冷环境。
脱去潮湿的衣物,换上干爽的衣物。为防止患者移动,可直接将衣物剪开。
给患者增添衣物,拉上外套拉链、戴上帽子、包上睡袋等。
小心检查患者是否还有其他伤病和并发症。如有条件,每间隔15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身体重要指标。
尽量将患者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中。
主动帮助患者恢复温度,重点是头部、颈部、腋窝以及裆部,可用热水袋或其他热的物体(发热贴等)帮助患者取暖(要防止烫伤)。
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现象。如果在60秒内患者没有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
终极解决方案:送患者到医院救治。
落入冷水:
当人意外落入冷水后,由于身体的热量大量传导到冷水中,可迅速导致中度乃至严重的失温症。腿部和臀部的血管会迅速收缩,人感到异常寒冷,四肢无法控制及活动。
人在接近零度的冰水中浸泡,如果未穿着特殊服装,一般只能存活很短时间有时甚至短暂到几分钟。
应对措施:
尽可能让让身体脱离冷水,尽管这样做会让人体有冷风嗖嗖的感觉,但实际上却可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将双臂交叉、双腿蜷缩于胸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散发。
不要做无谓的挣扎,这样只会使热量散发的更快。
落入冷水的患者可参照失温症的不同程度处理救治。
冻伤:
人体的手指、脚趾、耳鼻、脸部等突出身体的部位,在寒冷环境下极易发生冻伤。如果体温持续下降,血液循环就会停止,冻伤也就产生了。冻伤是指细胞之间的体液冻结,细胞内液体的化学比例失衡,细胞内的液体就会流出来。冻伤分为表层冻伤和深度冻伤。
表层冻伤:
表层冻伤大多发生在脸鼻耳手等部位,如不及时加以救治,则会转化成深度冻伤。
发生表层冻伤部位的皮肤苍白、刺痛、触感如蜡,且开始发硬,但皮肤的深层组织还比较柔软。患者会感觉疼痛,冻伤部位发冷、麻木。
表层冻伤的应对措施:
将冻伤部位放到身体温暖的地方,同时加以恒定的压力。
不要搓揉冻伤部位,以免损伤冻伤的皮肤。
如患者感觉非常疼痛,可服用镇痛消炎药。
防止冻伤面积扩大。
深度冻伤:
深度冻伤多发生于手脚和臀部、腿部,深度冻伤会导致身体组织受损,更严重的症状则需要截去整个冻伤部位。
深度冻伤的皮肤呈现苍白、刺痛、触感如蜡。皮肤发硬,深层组织也发硬。
关节活动困难,甚至无法活动。
冻伤部位有痛感,且会逐渐麻木并失去知觉。
解冻过程中,冻伤部位剧烈疼痛。
深度冻伤的应对措施:
检查是否有体温过低症状,如发现体温过低,需要立即救治,否则会危及生命。
先不要给冻伤部位解冻。
不要搓揉冻伤部位。
防止健康部位受冻。
如伤处已解冻,则需要防止再次受冻,且不要负重。
让患者多喝水。
如有可能,适当服用镇痛消炎药。
只有在保证不会再次受冻,且在无菌环境下,才可帮助患者解冻。一般说来,野外基本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具体应对措施不再详述。
请尽快送医院救治。
预防冻伤:
冻伤的最有效应对措施是预防。
注意身体的保暖,穿着合适的保暖衣物。在寒冷环境下,如有可能,最好戴并指手套。
衣物的穿着要宽松一些,以防血管受到压迫而影响血液循环。
不要穿太多层的袜子,靴子不要绑的太紧,确保脚部血液循环畅通。
留意靴子的衬垫(内靴)是否有冰冻和膨胀现象,防止影响脚部血液循环。
如果靴子的质地较硬,特别要注意保护脚部,防止脚部肿胀而影响血液循环。
时常活动脚趾和手指,确保血液循环畅通。
不要用裸露在外的皮肤接触冰冷的金属以及挥发性的液体(如酒精、汽油等),以防身体的热量被传导出去,进而导致皮肤冻伤。
时常观察同伴的脸部、手部和耳鼻,检查是否有表层皮肤组织冻伤。
在寒冷环境下,避免吸烟、饮食咖啡因。
冷侵足(手)病:
当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0--10度)、潮湿的户外环境中,极易发生冷浸足病。冷浸足病类似一战时期的战壕脚病。
在野外如果鞋子不慎进了水,在寒冷环境也容易引发类似冷浸足病。即使不是冷天,时间长了脚也很难受,如果是冬天,或者脚上正好有伤口,那更是痛苦不堪。
患了冷浸足病,尽管皮肤组织没有受冻,但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脚部冰凉、肿胀、有斑点、触感如蜡。患者感觉麻木、疼痛。
应对措施:
不要将脚部暴露在外,尽量保持脚部持续干爽。
鞋子要合脚,确保脚部的肿胀不会影响血液的循环。
让患者喝水和适量进食。
每隔六小时服用一次镇痛消炎药,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21 1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失温的安全指引:
预防失温主要是避免接触冷空气(冷水、冰雪),防止热量流失,以及尽早发现和治疗失温症状。
在身体温暖的时候,要保证身体有一定的热量供应。
如在行进中野外环境潮湿寒冷,则尽量避开风雨,在体能尚未耗尽、身体协调能力和判断力没有完全丧失前及时宿营休息。
多吃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以使食物能快速转化成能量,并适量补充葡萄糖等单糖。
不要饮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使人感觉温暖,实则是导致体内热量流失。
在多风、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要严密观察每位队员是否有失温的迹象和症状。失温越早处置风险愈小。有时候患者会否认自己失温,因此要相信身体迹象和症状,不能轻信患者的判断。
活动时要注意控制运动量和运动节奏,防止流汗过多而导致热量流失。
要注意防风,在寒冷环境下,即使是微小的风也能导致热量快速流失。
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下要穿着合适的衣物,可能的情况下多穿几层,防止对流热量的散失。建议至少有三层,内层要保暖、排汗、透气,中层和外层要防水、防风、保暖、透气。尽量避免穿着纯棉质的内衣,要以保暖、排汗、透气的化纤材料为主。
对放射性热量易散发的头部、颈部、手脚做好保暖措施。
及时更换潮湿的衣物。
将患者与寒冷潮湿的地表用防潮垫之类的物体隔离开来,并防止湿透。
将头巾等盖在患者的嘴部和鼻部,防止热量流失。
轻度失温:
症状:身体寒冷、颤栗、双手活动困难;心理出现变化,抑郁,无精打采;身体核心温度在摄氏34度以上。
应对措施:
尽快离开寒冷环境。
脱去潮湿的衣物,换上干爽的衣物。
给患者增添衣物,拉上外套拉链、戴上帽子等。
尽量将患者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中。
用热水袋或其他热的物体(发热贴等)帮助患者取暖(要防止烫伤)。
在患者恢复意识、能吃东西后,可进食加热的水和食物。
切忌不能服用酒精和咖啡等,这会使体表血管扩张,体内的热量会散失的更快。
如无意外,在处置得当的情况下,失温者可以完全痊愈。
中度及重度失温:
症状:患者目光呆滞、意识混沌,且不认为自己已患病。言语含糊不清,行走踉踉跄跄。身体核心体温低于摄氏32度以下。
更为严重的失温症状是:反应迟钝、心跳减缓、呼吸微弱、停止颤栗、休克。
应对措施:
如有可能,请立即送医院救治,并尽快离开寒冷环境。
脱去潮湿的衣物,换上干爽的衣物。为防止患者移动,可直接将衣物剪开。
给患者增添衣物,拉上外套拉链、戴上帽子、包上睡袋等。
小心检查患者是否还有其他伤病和并发症。如有条件,每间隔15分钟记录一次患者的身体重要指标。
尽量将患者置身于温暖的环境中。
主动帮助患者恢复温度,重点是头部、颈部、腋窝以及裆部,可用热水袋或其他热的物体(发热贴等)帮助患者取暖(要防止烫伤)。
观察患者是否有休克现象。如果在60秒内患者没有心跳和呼吸,应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术。
终极解决方案:送患者到医院救治。
落入冷水:
当人意外落入冷水后,由于身体的热量大量传导到冷水中,可迅速导致中度乃至严重的失温症。腿部和臀部的血管会迅速收缩,人感到异常寒冷,四肢无法控制及活动。
人在接近零度的冰水中浸泡,如果未穿着特殊服装,一般只能存活很短时间有时甚至短暂到几分钟。
应对措施:
尽可能让让身体脱离冷水,尽管这样做会让人体有冷风嗖嗖的感觉,但实际上却可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将双臂交叉、双腿蜷缩于胸前,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热量的散发。
不要做无谓的挣扎,这样只会使热量散发的更快。
落入冷水的患者可参照失温症的不同程度处理救治。
冻伤:
人体的手指、脚趾、耳鼻、脸部等突出身体的部位,在寒冷环境下极易发生冻伤。如果体温持续下降,血液循环就会停止,冻伤也就产生了。冻伤是指细胞之间的体液冻结,细胞内液体的化学比例失衡,细胞内的液体就会流出来。冻伤分为表层冻伤和深度冻伤。
表层冻伤:
表层冻伤大多发生在脸鼻耳手等部位,如不及时加以救治,则会转化成深度冻伤。
发生表层冻伤部位的皮肤苍白、刺痛、触感如蜡,且开始发硬,但皮肤的深层组织还比较柔软。患者会感觉疼痛,冻伤部位发冷、麻木。
表层冻伤的应对措施:
将冻伤部位放到身体温暖的地方,同时加以恒定的压力。
不要搓揉冻伤部位,以免损伤冻伤的皮肤。
如患者感觉非常疼痛,可服用镇痛消炎药。
防止冻伤面积扩大。
深度冻伤:
深度冻伤多发生于手脚和臀部、腿部,深度冻伤会导致身体组织受损,更严重的症状则需要截去整个冻伤部位。
深度冻伤的皮肤呈现苍白、刺痛、触感如蜡。皮肤发硬,深层组织也发硬。
关节活动困难,甚至无法活动。
冻伤部位有痛感,且会逐渐麻木并失去知觉。
解冻过程中,冻伤部位剧烈疼痛。
深度冻伤的应对措施:
检查是否有体温过低症状,如发现体温过低,需要立即救治,否则会危及生命。
先不要给冻伤部位解冻。
不要搓揉冻伤部位。
防止健康部位受冻。
如伤处已解冻,则需要防止再次受冻,且不要负重。
让患者多喝水。
如有可能,适当服用镇痛消炎药。
只有在保证不会再次受冻,且在无菌环境下,才可帮助患者解冻。一般说来,野外基本不具备上述条件。所以具体应对措施不再详述。
请尽快送医院救治。
预防冻伤:
冻伤的最有效应对措施是预防。
注意身体的保暖,穿着合适的保暖衣物。在寒冷环境下,如有可能,最好戴并指手套。
衣物的穿着要宽松一些,以防血管受到压迫而影响血液循环。
不要穿太多层的袜子,靴子不要绑的太紧,确保脚部血液循环畅通。
留意靴子的衬垫(内靴)是否有冰冻和膨胀现象,防止影响脚部血液循环。
如果靴子的质地较硬,特别要注意保护脚部,防止脚部肿胀而影响血液循环。
时常活动脚趾和手指,确保血液循环畅通。
不要用裸露在外的皮肤接触冰冷的金属以及挥发性的液体(如酒精、汽油等),以防身体的热量被传导出去,进而导致皮肤冻伤。
时常观察同伴的脸部、手部和耳鼻,检查是否有表层皮肤组织冻伤。
在寒冷环境下,避免吸烟、饮食咖啡因。
冷侵足(手)病:
当肢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0--10度)、潮湿的户外环境中,极易发生冷浸足病。冷浸足病类似一战时期的战壕脚病。
在野外如果鞋子不慎进了水,在寒冷环境也容易引发类似冷浸足病。即使不是冷天,时间长了脚也很难受,如果是冬天,或者脚上正好有伤口,那更是痛苦不堪。
患了冷浸足病,尽管皮肤组织没有受冻,但血液循环及神经系统受到了损伤。脚部冰凉、肿胀、有斑点、触感如蜡。患者感觉麻木、疼痛。
应对措施:
不要将脚部暴露在外,尽量保持脚部持续干爽。
鞋子要合脚,确保脚部的肿胀不会影响血液的循环。
让患者喝水和适量进食。
每隔六小时服用一次镇痛消炎药,并尽快送医院救治。
16、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的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空气含氧量减少、体内缺氧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一般说来,大多人在超过2500米的海拔高度后,就会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极少数人在到达1500米偶尔也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症状。当到达3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时,通常会发生较为强烈的高原反应疾病。
高原反应因人而异,有些人基本不受高原反应的影响,有些人对于高原反应适应很快,有些人则恢复缓慢,少部分则基本难以适应高原反应。
高原病非常可怕,如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危及生命。有些人高原病发作没有任何征兆。有心人则会有心跳加速、头疼、头晕、厌食、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睡眠困难等症状。
预防高原病:
逐渐上升海拔高度,给身体一个适应的时间。适应极高海拔攀登的最佳方式是分步骤登山,较长时间的适应。
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而不论是否有口渴的需要。
刚上高原,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最初的几天,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于海拔的不断适应,人体会渐渐适应血氧量的减少,高原反正症状会渐渐减轻。
控制攀登速度,减慢速度,如有可能,在海拔5000米以上区域,最好是每天只上升海拔300米。
如有多次攀登或来回反复攀登的时候,遵循“攀上高处,睡在低处”的原则。
保持饮食合理得当,以保证充沛的体力。多食用富含淀粉类食品,以减轻高山病的症状。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咖啡因、麻醉剂的止痛药,以及安眠药,这些药品容易导致脱水,并损害呼吸系统。
55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区域,人体已经没有抗缺氧的能力,人体虽可以短暂停留,但却无法适应这样的环境,需要尽快下降到海拔较低的地方。
如出现严重的头痛,且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已无法缓解症状。或者出现咳嗽、呕吐、协调性差、意识混乱等症状,需尽快将患者转移到海拔较低的区域。但是,人体的高原反应是复杂多变的,诸多反应病症之间相辅相成,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都不能防治高山病。
应对措施:
高原病分为急性登山疾病(AMSC)、高原肺水肿(HAPE)、高原脑水肿(HACE)。所有普通或严重的高原反应的基本救治措施都是尽快返回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且越低越有效。
鉴于高原病的专业特点,具体的急救措施就不详细叙述了,总之,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二个字:“下山!”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