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旅游网 旅游网 户外运动 查看内容

桑珠:41年前开启登山事业 穿的都是前辈的旧衣服

2015-7-15 17:10| 发布者: 旅游网_miller| 查看: 320| 评论: 0

摘要:      桑珠的登山装备进化史 桑珠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穿过的国产鸭绒背心。   1952年出生的桑珠是行伍出身。17岁入伍,在那曲比如县当兵,那时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会跟登山扯上关系。机会出现在1974年1 ...

  

  桑珠的登山装备进化史 桑珠在1975年攀登珠峰时穿过的国产鸭绒背心。

  1952年出生的桑珠是行伍出身。17岁入伍,在那曲比如县当兵,那时他根本想不到自己的人生轨迹会跟登山扯上关系。机会出现在1974年1月,专门到西藏招收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来到比如县,经过多轮体检和体能测试,最终桑珠和那曲地区其他地方的30多人一起坐着一辆解放卡车来到拉萨。

  在这里,从西藏各个地市选拔上来的三四百人住在拉萨西郊的一排铁皮板房内,进行为期两个多月的体能训练。所有队员随时要检查身体,关注思想动向,哪方面不合格都要被淘汰。最终,只有100多人留了下来。这一关,桑珠顺利通过。

  终于要与珠穆朗玛峰亲密接触了。1974年3月下旬,优中选优的100多名队员被带到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进行高山适应性训练。他们从这里开始一点一点向上攀登,5400米、5800米、6000米……沿途的营地被他们一个个甩在身后,最终,所有新队员来到7028米营地,住上一两个晚上,由教练观察每一个人的状态。桑珠回忆说,自己在这个位置没有一点反应,头也不疼,饭量反而比平时还多。这一次,桑珠成功进入攀登珠穆朗玛峰大名单。

  当年8月他们先坐飞机再坐火车,辗转来到北京,继续体能强化训练。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背着几十斤沙子往返爬山,训练量最大时,桑珠要背85斤的沙子,每次训练结束都累得倒头就睡,有些队员还会累到呕吐,饭都吃不下。就这样,他们从夏天一直练到了冬天。

  让桑珠印象最深刻的是,为了节省开支,没有给他们这些新选拔上来的队员购置新装备。他们从穿的到用的,全部是1960年攀登珠穆朗玛峰老队员们使用过的。“我领到的鸭绒登山服都补了好几处。登山靴也是破破烂烂的,鸭绒睡袋还到处漏毛,一觉睡起来,身上头上全是白的。”桑珠回忆说,这些旧装备他们一直用到1975年正式攀登珠穆朗玛峰之前。

  1975年登顶珠峰

  国产鸭绒衣穿上像熊猫

  在桑珠的记忆中,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是男女混合登山队,队员中有男有女,有藏族有汉族,不光要向国际社会展现我国登山队的实力,更是展现我们民族团结的大好机会。”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这样的登山活动早已超出了单纯体育运动的范畴,成为了一次彰显国家实力的行动。尽管当时我国还处于十年浩劫之中,全国上下百废待兴,国务院还是批复了专项资金为攀登珠穆朗玛峰筹备物资。

  “那时候,很多登山装备国内都没有,我们连氧气瓶也生产不了。”桑珠说,他们当时使用的很多专用装备,如氧气瓶、登山绳索、8000米以上使用的瓦斯罐等,都是从登山运动较发达的法国和前苏联进口的。“进口的氧气非常珍贵,只有在救命时才舍得用。”

  登山装备中的食品和衣物则全部是国内生产的。“我们穿的是上海产的羽绒衣,里面塞了满满的鸭绒,倒是保暖,可是穿上以后笨重得很。”40年后的今天,桑珠回想起当年穿上羽绒衣的臃肿体态,依然忍不住自嘲:“里面还套着厚厚的毛衣毛裤,整个人就像一只圆滚滚的大熊猫。”脚下的登山靴同样塞满了鸭绒,据桑珠回忆,装上冰爪后,整双鞋有六七斤重。“你看,这是我们当时戴的羽绒手套。”除大拇指外,四指连在一起的手套大得出乎意料,桑珠说:“当时戴着特别不方便,可是不戴的话手又要被冻伤。”

  回忆起登山时吃的东西,桑珠的心情轻松了不少。除了压缩饼干、各种肉罐头,他们还享受到为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特制的白巧克力。“当时在全国只有在珠峰上才吃得到这种巧克力。很好吃,补充体力效果也好。”

  14年登上14座高峰

  装备更新换代

  1975年5月27日,桑珠和其他8名队友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顶。这次壮举在中国以及世界登山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桑珠生命中最值得骄傲的经历。此后,他继续留在西藏登山队,多次参加各种登山活动。

  1993年,“中国西藏攀登世界14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成立,桑珠作为队长又开启了另一段旷日持久的巅峰探险之旅。探险队的10名队员用了整整14年的时间,在2007年攀登完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

  这些年所使用的装备与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所用的相比较,用桑珠的话形容就是“简直是鸟枪换大炮”。由某高端户外运动品牌赞助的各种轻便冲锋衣、登山鞋及睡袋等装备,挂在桑珠家陈列墙的另一端,还带着攀登过程中的尘埃与雪渍。

  在原西藏登山队队长桑珠家的楼梯间,俨然就是一个小小的登山博物馆。走廊的一面墙上,挂满了他从1974年以来登山时所使用过的登山装备,这些装备从简陋到精良,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西藏乃至中国登山事业的发展进步。

  西藏登山产业渐成气候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登山运动的广泛开展,西藏登山运动长盛不衰,特别是近年来,登山运动逐渐从挑战人类极限转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登山产业已成为西藏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

  据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统计,自1980年至2014年,西藏累计接待外国登山团队1679支、17248人,创造经济收入逾3.2亿元人民币。此外,大规模的国际登山活动也为山峰所在地的农牧民增收创造了条件。仅2014年,国际登山活动就支付牦牛和牦牛工费、环保费等费用300多万元。

  另据自治区登山协会统计,2000-2010年间,西藏共接待来自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支登山团队、近3万名登山爱好者,为山峰所在地创收4800余万元。

  随着进藏的国内外登山者日趋增多,西藏也加大了业余登山的普及力度,每年在春季和秋季举行两次登山大会,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举办9届,并建成了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喜马拉雅登山博物馆。

桑珠:41年前开启登山事业 穿的都是前辈的旧衣服
GMT+8, 2025-1-22 16:49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分享到:
旅游网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