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 8位老人从湖南长沙出发,骑行去四川稻城亚丁途中,一名65岁老人突发疾病猝死于巴朗山。 7月12日 四川达州骑行爱好者张某和另外4名摩友从达州向西藏进发。在西藏色季拉山口下行5公里左右处,张某摔倒,不幸遇难。 7月29日 一支两人的登山团队“违规攀登四姑娘山”,在攀山时二人遭遇险情,致一人当场身亡,另一人受伤严重。 8月1日 一支私自攀登甘孜州雀儿山的四人登山队再出事故,一名队员在攀登时出现严重高原反应,队伍并未因此停步继续攀登,最终导致该队员突发肺水肿去世。 登山者在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山峰时,必须向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山线路、计划等方案,且方案不允许变更——这是国家相关部门的硬规定,违规者将被处罚。为何“禁令”之下,悲剧依然屡屡上演? A 山难再现 四川省甘孜州雀儿山,海拔6千多米,因其巍然壮丽的冰川,每年都会吸引不少登山者慕名而来。 8 月 1 日中午,湖南小伙陈黎(化名)攀登至雀儿山4千多米处时,遇见一支正在往山下撤的登山队伍,其中还有一人被裹在睡袋中抬下来,已经没了呼吸。据了解,死者初步死亡原因是严重高原反应。 有登山者称,死者在之前出现高原反应时,已经被队友发现,但该队伍却仍然选择继续登顶,致使其错过最佳救治时机,最终殒命雀儿山。 山难 四人登雀儿山一人在途中丧命 连日来,雀儿山天气晴好,吸引不少登山者前来。 从7月31日开始,陈黎所在的5人团队,再次来到甘孜州德格县境内的雀儿山,开启了向主峰峰顶攀登的旅程。 而在他们之前,已经有数支队伍到来,其中有申请报备做好相关准备的,也有驴友私自攀登的。 8月1日中午12点左右,陈黎的团队攀登至4千多米的C1营地,按照协作的建议进行休整、适应。然而,正在做拉伸的他,突然发现有支队伍匆匆下山,而且还抬着一个紧闭的睡袋。 按照多年登山经验,他断定一定有登山者出事了。果然,这支一共4人的登山队伍中,一名30岁的队员在登山路上身亡,“初步检查的原因是遭遇严重的高原反应,可能是突发肺气肿断气的。”陈黎说。 同时,这支出事队伍在抵达C1营地后,还进行了简单的停顿,但并未跟其他队伍有过多交流。之后,在当地背夫的帮助下,他们将死者运回山下。 患病 死者曾有病史遇高反仍在攀登 8月2日,不少登山爱好者的朋友圈里,都被这名驴友遭遇山难的事情刷屏。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登山者告诉记者,这名遇难驴友其实患有病史,可能与肺部有关。 此外,陈黎等与他们接触过的登山者,在微博、朋友圈表达对遇难者哀悼的同时,也对该团队的准备提出了一些疑问。 陈黎通过这支队伍的向导了解到,这是支自主登山的驴友团队。在8月1日凌晨时分,他们位于海拔5600米左右的C2营地上,而在那时候便已经发现死者出现了高原反应,而且较为严重,已出现有肺水肿的迹象。 在陈黎的朋友圈中,他发布了一篇《雀儿山山难真实情况》的帖子,称该死者出现严重高原反应后仍坚持要登顶,其他队员同样抱以侥幸,试图要进行登顶冲刺。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 “他错过了最佳救援时间。”另一名登山者李先生说,随后,这支队伍在下撤时,这名登山者或因严重的高原反应引发肺水肿而去世。 证实 警方接报救援赶到后人已去世 随后,华西都市报记者从甘孜公安了解到,8月1日中午12点37分,当地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一名驴友报警,称一名同行驴友在雀儿山上发生高山反应,情况十分危急,请求当地公安帮忙,并安排救护人员前来抢救。 随后,当地公安立即组织人员,并联系上德格县的马尼干戈卫生院前往现场。然而,在救护人员刚出发7分钟时间,110指挥中心再次接到该驴友的电话。电话里,该驴友说,人已经死了。 当天下午,警方和救援人员赶到现场,确定这名登山者已经身亡。经警方核查,死者为男性,今年30岁左右,他同其余队员是组团登山。同时,其余队员则向警方陈述,他们是来到当地后再找向导登山的,身亡男子是高山反应引起的,他们只知道死者来自四川泸州,其余情况并不了解。 随后,当地警方进行调查,排除了他杀可能。同时,警方立即与死者家属取得联系。当晚,死者遗体在家属陪伴下从甘孜州运往成都,随后可能将运往泸州安葬。 B 悲剧背后 违规登山悲剧频频上演 是驴友“执着”还是“禁行”不力? 盘点 山难频发,多名登山者遇难 山难,是登山运动的一个术语,是指登山运动不可预测的危险和遇难的情况。近年来,除了此次雀儿山驴友遇难外,四川多个地区也发生过山难。 7月29日上午,一支2人的登山团队,私自攀登四姑娘山时遭遇险情,随后各方搜救人员赶赴现场,展开了紧急搜救工作。 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到,出事的是2名男性登山者,因在攀登时发生打滑事故,一人当场滑落已确定身亡,另一人则受伤严重。随后,当地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此次事故。 2014年国庆期间,14名自贡驴友通过网络邀约,来到甘孜州稻城亚丁进行徒步穿越。他们去到了景区一处未开发区域,那里海拔在4000米左右,是禁止游客穿越的区域。一名马姓驴友抵达后,便出现了缺氧、头昏、胸闷等高原反应。然而,马某仍然坚持进行徒步穿越,结果高原反应症状加重,一度休克。随后,队员拨打电话向景区求助,虽然救援人员已尽快赶到现场,但仍未能挽救这名驴友的生命。 原因 违规登山,事前准备不充分 “此次雀儿山出事的登山团队,并未提前向体育主管部门报备。”四川省登山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进行报备的就是违规登山,一旦出事保险理赔便难以保障。《四川省登山管理办法》要求,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公布山峰,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许可条件而组成登山团队,需提前10个工作日向山峰所在地市(州)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备,然而,“这个4人队伍未报备,属于私自违规登山。” 该负责人称,此次身亡驴友为严重高原反应造成,“雀儿山最高峰达6千多米,一般高反情况在3千米就可能出现。” 同时,纵观这几年的多起登山事故,该负责人称,出现事故的登山团队,多数是未进行报备,没有充分的许可条件违规登山的。同时,此类出事团队的领队者,大多缺乏丰富的登山经验,未通过相应的专业培训,“当他们在面对危险和处理突发时,缺少相关应对经验,时常会错失救援的黄金时机。此外,不少驴友在登山时,也表现出盲目跟风,故意隐瞒自身病情的情况,这是很危险的。” 分析 悲剧面前,为何仍有违规者? 入夏以来,四川出现多起户外爱好者在高山地区不幸罹难事件,且大多都是“违规登山”。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国内登山界一名资深登山人士认为,一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知名山区的当地人或某些户外团队,在收取一定费用后带领驴友进行登山服务,而这批人往往缺乏相应的安全知识。比如说此前的牛背山一带,山下一些私人旅店老板,便是收取一定费用后,开车载人上山者众多。 同时,他提到另一个主要原因,还是驴友的心态问题。“有人认为进行报备没意义,有的则认为太麻烦而且需要专业人员带队。”他认为,更多的驴友则是盲目的自大和无知,“他们往往认为征服一座山,以他们的身体素质完全能够胜任,并选择登山界认为有挑战性的山峰来攀登,认为只要攀登上这些山便荣誉加身。殊不知这种没有专业人员带队,不以安全为第一的登山行动,是对自身和团队不负责任。” 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他提醒更多的登山者,在攀登海拔3500米以上公布山峰时,务必要在相关部门报备,并做好充足的安全准备后,在有资质的领队带领下进行攀登。 医生提醒 高原攀登应阶梯式上升 遇到不适切勿硬撑 一般在海拔达到3000米以上后,人体会因为低压低氧环境,而出现一些病理特征,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高原反应。 对此,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舒燕告诉记者,出现高反症状一般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胸闷胸痛等症状,“只要到了高海拔地区,出现此类情况就应引起重视。” 舒燕认为,登山者要进入高山、高原地带时,应对自身进行适应性锻炼,最好是“阶梯式”上山,这也是最安全的一种方式,“3千米是条警戒线,建议在抵达2000米左右时,可以停下来休息一天,让身体逐渐适应环境。” 同时,也建议驴友们在高原、高山等地,尽量少洗澡、多喝水,以防着凉引起身体不适,因为任何身体不适的症状,在低压低氧环境下,都可能是致命的。 此外,驴友若发生高反症状,第一要务是吸氧。舒燕建议在上山前就应该备足氧气,如果高反情况较重,需要第一时间返回就医,切勿硬撑着继续往更高处攀爬。 记者手记 攀登向上 只有生命才能创造奇迹 自古以来,登山这项富有挑战性的运动,就备受人类推崇。而“意外”不过从来就与登顶成功相伴。但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出于对生命的本能惋惜,还是让人感到悲伤。 在这次雀儿山事件中,登山者要攀登的是6千多米的高峰。单说起这个高度,就足以震慑多少人心。然而,在今天,登山早已成为一项高度专业化的运动,而非只有野蛮的体力挑战。因准备不充分,没有专业领队,没能把握黄金救援时间,这次一名登山爱好者不幸命殒雪山,其精神固然值得肯定,但事件背后所映衬出的专业的欠缺,更当让人反思。 采访中,有正在雀儿山攀登的登山者,他们得知此事后向这名遇难者致敬,但他们也会提出疑问,为何在死者出现高原反应当时,依然没有放弃攀登?一名有着八年登山年龄的职业登山队员说,攀登精神,便是要一往无前,不断向上。但同时他又提醒道,这八年最疯狂的时候,他也会量力而行,挑战极限需要的是有超越极限的能力。 登山家布本多尔夫说,登山是寻找和发现,是愉悦和满足,是对生命提问的积极回答。我想,这种“积极的回答”,就包括对生命抱以最大的珍视,然后辅之以最专业的保护。毕竟,任何奇迹,最终都只能靠活的生命来创造。
不顾高原反应,数名驴友“违规登山”命殒雀儿山(转载) GMT+8, 2024-11-22 17:11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