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打搅您不好意思,最近几个月公司都没什么生意,家里还要还房贷,能不能帮忙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工作?”4月18日,深圳市旅游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王智接到一个“求救”电话。 来人托王智帮忙找份工作:文员、行政、房产销售、证券公司业务岗——“都可以啊!” 王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打来电话的是某小型旅行社的副总裁,已经在旅行社这行奋斗了16年。“今年之前,她的年收入至少在50万。景气的时候,100万也正常。现在几千块月薪的工作,到处找。” 天眼查专业版提供数据显示,截止4月19日,今年已有总计2557家登记名称中带有“旅行社”的企业注销。1个月前,这一数字为1692家——仅仅一个月时间里,注销企业足足增加了51.1%。按注册资本降序排列,其中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只有5家,其余绝大多数为小微旅行社。 “不注销的小微社也基本没什么进项,全靠硬撑。本来规模就不大,有的公司缩减成只有几个人,还有的就剩老板一人。这种情况比没注销的多很多。”深圳友佳国旅总经理胡鹏程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他所知道的同行状况。 旅行社业“最惨” “这三个多月,旅行社业在整个旅游行业的产业链中,最惨。”王智说。 艾瑞咨询此前发布《疫情观察:2020年中国酒店及旅游行业复苏展望报告》指出,消费者日常可选消费的11个行业中,与2019年消费者行为对比,出境旅游、国内旅游是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两大行业。 “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的利润已经退出去了,但是开支已经开了,又接连2个月没有收入,房租各项成本继续‘失血’,”4月19日,深圳飞宇天下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高宏宇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疫情导致游客退单,旅行社在遭遇收入“回吐”的同时,交通、住宿、餐饮、参观游览、娱乐、保险、异地接待等服务的采购成本已经提前付出。 王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以机票代理业务为例,每年年末民航局排出航班时刻之后,航空公司就将时刻表发给旅行社。旅行社根据自身情况测算每天的舱位,交纳平均每张机票300元左右的定金,“既然是定金,如果旅行社没招到足够的乘客,这笔钱是不退的”。 “现在能撑下来的旅行社,都是前两年有实力的,”高宏宇说,“但过了这两个月就不好判断了。”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疫情的发生阻断了旅游业运转所依托的人群聚集,旅行社业开启了‘冬眠模式’,而这考验的又是企业以往对资金、客户、人才、品牌价值的储备。” 影响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经济损失大,成为旅游行业面临的普遍现象。何时才能回暖、复苏、反弹,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对比景区酒店业、旅游交通业及旅行社业,截止4月中旬,前二者尚有客流回升迹象,而旅行社业的主营业务“国内中长途游”却依旧门可罗雀。至于境外游,数位旅行社老板均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订单下滑接近100%。 某不愿具名的专家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旅游行业中,旅行社业的恢复将是最晚的。 据王智透露,国内旅行社行业的平均毛利率只在5%到10%左右,行业集中度CR8远小于40,竞争异常激烈。这其中,中小微旅行社无论从数量还是就业人数来说,都占具较大比例。“广东旅行社数量占全国的20%左右,深圳又占了广东省的1/5,全国500强旅行社中有30多家在深圳。这次疫情下深圳旅行社呈现出的状态,可以看做是全国旅行社业的缩影。” 同行直播卖大枣 “同行直播卖的大枣收到了!” 在一个400多人的旅行社业“老总群”里,4月16日,深圳鹏运国旅总经理董军群发了一张大枣“买家秀”,说自己收到了同行直播卖的大枣。时代周报记者随手翻开数位旅行社老总的朋友圈,卖土特产的、卖服装的、卖化妆品的、卖酒类的乃至卖卫生用品的,应有尽有。 “同业都在自救,什么直播啊都有在做的,连卖咸鸭蛋的都有!”深圳市众辉国旅总经理冯旭杰从业20年,面对这次疫情,他对时代周报记者感慨:“旅游业太脆弱,不转变、不多元化,会饿死人的!我建议夫妻不能一起从事这一行,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生活直接就没尊严了!” “3月份的利润只有几百块,就卖了点电话卡。”对胡鹏程而言,3月份的利润等同于一季度的利润。每月要给员工发放近10万元工资,他直言:“这样硬撑非常累,保员工已经保到快同归于尽了。” “2月3月的房租加其他成本,公司开支24万。我们关停了两个城市的办公室。”恒众国旅副总经理郑环环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酒店预售是目前公司旅游正业的唯一收入,虽然返点在7%—10%,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不少,但体量不到往年淡季的5%。她所在的公司鼓励员工自售,而公司不留利润,尽力“让员工和公司都活下去”。 公司现金流吃紧,员工待遇难免受影响。有业内人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以深圳最低工资标准的80%给放假员工发放基本生活费,在旅行社业内是普遍现象,“不过也有只帮员工缴纳社保的”。 被动“放假”的旅行社员工,只有努力自救。 高宏宇说,自己公司的大学生都去餐馆打工了。深圳悠游国旅总经理张国杰说,他有两个员工兼职去做外卖送餐了。 深圳市卓汇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春芳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有些员工直接离职去了工厂流水线上班。这样的变动往往令人很难适应,部分人的撕裂感强烈。有员工发微信给他:“老板,旅游(市场)恢复后,一定记得叫上我。” 自2月起,全国各地有关部门纷纷暂退旅行社的质保金,舒缓企业现金流压力,并陆续出台旅游振兴政策。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2月12日发布《关于暂退部分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申请办理的通知》,已有旅行社成功办理。但在采访中,某旅行社老总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由于收入断崖式下降,退回的部分质保金对现金流承压的旅行社而言,“杯水车薪”。 “五一”在即,旅行社放假 “五一”长假在即,旅行社业能否迎来转机? 今年“五一”连休5天,为大小长假政策实施多年来的首次。近日,文旅部联合卫健委发布通知,要求景区建立完善预约制度,推行分时段游览预约——国内首个“预约旅游”黄金周即将来临。 中国旅游研究院披露,今年清明假期,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将达4325.4万人次。此前choice金融显示,3月,民航日均保障航班6533班,环比升20.5%;去哪儿网数据显示,近日“五一”假期搜索量相比之前一周增长76%;据同程艺龙(截至发稿日已更名“同程旅行”)搜索量数据显示,4月30日出发的航班搜索量是4月29日的近3倍。 但旅行社的态度异常冷静。 “五一旅游多属市内休闲、周边踏青、省内自驾游什么的,与我们旅行社的业务没多大关系。”冯旭杰直言不讳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为迎接五一,擅长广东省内游的深圳远方国旅,早在三月底就通知员工做好复工准备,然而4月15日,总经理王桂华让全体员工放了假。“组团游占旅行社的营收比重非常大,但因为疫情原因,到现在还没有放开,对我们影响很大。” 深圳全品国旅董事长谭昊向时代周报记者道出此中原委:“旅行社是中介端,连接景区、酒店、交通、购物等产品端,分为批发和零售两个环节,直接为产品端做代理的多数为批发端,负责旅游产品线路的管理和制作;直接面对客人的旅行社多数为零售端,面向客人直接提供咨询和组织等服务。现在中长途、出境游需求低迷,团队游又没有完全解封,旅行社的核心价值可以说尚缺用武之地,只能放假了。”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负增长56%和15.5%,全年同比减少9.32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负增长69%和20.6%,全年减收1.18万亿元。 谈及未来,胡鹏程希望疫情能消退得更快,“这样人们的旅游欲望才能抬头,政府对旅行社业务的开放范围也才能更大”。王智也认为,只有疫情结束了,各行各业稳定下来,人们的心理、经济状态恢复后,旅游社才会迎来行业复苏的拐点。 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魏小安乐观地对时代周报记者预计,疫情结束后,旅行社业此前流出的人才大多还会重返,“甚至会有人自主创业做起旅行社老板”。 至于疫情结束后,会不会迎来“报复性消费”,旅行社老总们多持保留意见。“好好活着。活着留在这个城市,才有未来。”胡鹏程说。 旅行社深陷冬眠模式,老总卖咸鸭蛋自救 GMT+8, 2024-11-21 22:15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