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岷山千年雪,错把莲峰当蓬莱。"甘肃定西的莲峰山,是深藏在旱塬的名胜之一,像一颗翡翠镶嵌在南部山地,素有"陇上碧莲"之美称。这里峰峦竞秀,崖壁峥嵘,郁郁葱葱,绚丽多姿,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丹霞地貌的特有景观。 莲峰山位于渭源县城东南34公里的莲峰乡张家滩与古迹坪村之间,属西秦岭山系蜗山支脉,因山区群峰傲立,山势险峻,九峰环峙,状若莲化而得名。又因马鹿成群出没山林而俗称马鹿山、马武山。莲峰山东望陇西、南眺漳县,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5公里,面积198公顷,海拔2214-2441米。因层峦叠嶂,松森茂密,王峰独立,状若莲花而得名。莲峰山地质为砂岩土石山体,四周石崖峭险,森林茂密,植被良好;幽径堑道,自成一格。该山有大山、二台、三台、四台、五台、后五台、玉皇洞、释家庵、老君山等大小山峰,面积约5平方公里,因共山势险峻,风景秀丽,历来是陇右诸县人民赏景游览胜地。莲峰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山峦起伏。山腰间天然次生林混杂有原始森林,古松参天,丛灌密布。山顶清泉涌波,流水澡瀑,松涛钟磐之声不绝于耳,雾露香烟之气索绕山崖,宛若仙境。清代诗人吴镇游莲峰山诗中这样写道:"孤鹤泪烟海,遥投仙客家,五峰云散尽,涌出碧莲花"。 据考察,从汉代以来,这里就有石窟寺庙建筑,至元、明时期达到鼎盛,到全国解放初期,布满各个山峰的古建群落有三十四处、二百余间,雕塑彩绘、风格各异、栩栩如生,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可惜这些古建艺术几经劫难后,毁坏殆尽,唯剩残垣断碑,依稀可辨。现存有"八卦楼"一座,保留有明嘉靖三十七年惠大夫辽东太仆少卿翼浍撰写的《圆明寺灵异记》碑;五台矗立着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陇西进士户部主事杨恩撰写的《首阳山辩》碑,而皇洞则有《李仙师传》碑。值得一提的是东汉扬虚候马武征两羌时,曾屯兵此山,大山腰有一棵数人合围的千年古松,相传是马武挂鞭树。元朝巩昌使宜总帅陇右王汪世显曾将此山作为王府游览地,每年夏季都要住在山上避暑度假,并派汪氏宗亲汪德广为山上寺庙主持。明清以来,许多名士骚客退隐官员常年住在莲峰山上,修身养性,读书写诗,留下了许多墨迹。如今,莲峰山每年接待的游人数以万计。1993年春天成立了甘肃省莲峰山森林公园,遂成为渭河上游的一颗明珠。 特色景观 不二法门 山腰间的"不二法门",门两侧是幅对联:"是谁能将眼光放开,看得穿大千世界;请你先把脚跟立定,方可入不二法门。"是由原中国(旅游网)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的。随行者解释说,单从字面理解,就是说上大山只有这一条路可走;而从佛教角度来说,"不二"是佛教中诚心修佛的人的最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后就会不贪不欲,不生不灭。大山是佛教圣地,所以在此修不二法门。进门前,当地人提醒:先立定脚跟,再入不二法门,直上大山。 八卦楼 大山山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八卦楼,据说这是整个莲峰山现存最古老的一座建筑。八卦楼两侧还有两眼清泉--龙眼泉,两眼泉深不可测,山有多高,泉有多深,天旱不减,雨涝不增,而且直通大海。龙眼泉与八卦楼共同组成龙头,而大山就是一条龙,八卦楼昂首镇守这一方水土。 "马武挂鞭"树 在大山的一侧,有一棵几人合围不住的古松,称"马武挂鞭"树,距今已有1900多年。传说东汉杨虚侯马武征西羌时,曾驻扎在山下,每次上山都会带上他的马鞭,休息时将马鞭挂在这棵树上,这棵树也因马武而出名。由于年代久远,树顶已干,也印证了那句古语"高山之巅无美木,大树之下无美草"。 洞窟 山腰有南北朝时期开凿的20多个洞窟,与天水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属于同一时期。大山是佛教圣地,据考证,到全国解放初期,布满各个山峰的古建筑群落有34处,200余间,僧侣700多人。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莲峰山的山会,附近各县的游人前来此处,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皇洞 皇洞是道教建筑,洞前有九棵错落有致的细叶云杉,飒然临风,吸收着天地灵气,守护着这一方道教圣地。皇洞也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传说玉皇大帝在此修道,心里非常思念女儿,他的女儿们看到父亲一个人在此有点孤寂,便来到此地,每当黄昏将至,月亮升起时翩翩起舞,天亮时又变成树形,陪伴父亲。山上还有玉女泉,据说就是她们饮用、洗漱的地方。 莲峰山 GMT+8, 2024-11-21 19:17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