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网

旅游网 旅游网 旅游吧 旅游网摘 查看内容

长春300骑友与世界冠军并肩骑行(图)

2013-7-24 17:48| 发布者: 旅游网_miller| 查看: 305| 评论: 0

摘要: 骑友与艾伦并肩骑行25000米整装待发低碳骑行  城市晚报讯 45岁的由女士说:“30年前,我骑着自行车走在长春街头,对着飞驰而过的小汽车发誓,20年后,我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汽车。”30年后,由女士把私家车放进车库 ...
骑友与艾伦并肩骑行25000米骑友与艾伦并肩骑行25000米整装待发整装待发低碳骑行低碳骑行300骑友与世界冠军并肩骑行
  城市晚报讯 45岁的由女士说:“30年前,我骑着自行车走在长春街头,对着飞驰而过的小汽车发誓,20年后,我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汽车。”30年后,由女士把私家车放进车库,随着世界山地车骑行冠军艾伦以及300骑友一道,参加本报创刊30周年的低碳骑行活动,从一汽文化活动中心出发,1小时18分后来到国际汽车公园,全程25000米。

  比赛前

  骑友认为骑行是一种趋势和时尚

  原定的集合时间为7点,记者特意提前半小时赶到。距离集合地约50米处,记者就看见已有半数群友在此等候。20岁的张星华说:“喜欢骑行的人都不喜欢迟到。”当记者问这是谁的理论时,小张笑着说,这是她的“小星星理论”。

  “小张说的不是一点道理没有。”一位60岁左右的老者接过了话题,“热爱骑行的人首先是热爱运动,其次是热爱环保,凡是热爱生活的人,都很少有不好的行为习惯。”老者的话得到了多数骑友的赞同,大家在等待出发之余,一起探讨起为何要骑行。

  12345市长公开电话的蔡波处长说:“追求高品质的生活,首先追求健康的生活状态。30年前,骑自行车的人之所以羡慕开车的,是在追求一种速度。”蔡处长表示,利用上班的时间骑行,调节自己的身体,是将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和时尚。这次,蔡处长作为一名普通市民,也来到骑行队伍中。

  23岁的年轻女孩辛静很苗条,她能连续骑行130公里,她说:“比起坐在宝马车里哭,我更愿意骑在自行车上笑,又健康又环保。”

  世界冠军喜欢本报对他的专访

  昨日,世界山地车骑行冠军艾伦见到记者后 一直询问,对他的专访是否发表了,当得知稿子发表了,还配发了他的图片时,艾伦显得相当兴奋,他嘱咐助理一定要拿到一份看看。当本报相关负责人拿着一份《城市晚报》递给艾伦时,他竖起了大拇指说:“Beautiful!”并把报纸放到了包里,要拿回美国给朋友们看看。

  尽管艾伦看不懂中文,但他还是仔细把《城市晚报》从前翻到后。他夸奖《城市晚报》的头版做得很好,很感人。看到刊登有他照片的一版时,他更是看了半天,并表示本报的摄影记者把他拍得实在太帅了,他特别喜欢。

  这次来到长春,艾伦表示非常喜欢这座城市,而他的平易近人也给长春的骑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艾伦一直说,他是来为大家服务的,得到了大家如此热情照顾,他非常感动。骑行中,艾伦还拿着相机拍摄路上看到的风景,他想把此行的美好记忆,永久地保留下来。

  低碳骑行引起市民和骑友的共鸣

  在举办开幕式的一汽文化活动中心门前,围了很多早起的市民。一位四五岁的小朋友跟着奶奶来看热闹,小朋友特意带出了自己的四轮小自行车,在骑友面前骑来骑去,有人逗他,“跟我们一起骑啊?”小朋友有点怯生了,笑着骑回奶奶身边。

  74岁的孙艳蓝家住朝阳区,她告诉记者,这几天她一直在关注城市晚报举办的低碳骑行活动,一大早就让儿子开车送她过来,“我年纪大了,不能骑了,给大伙加加油。”孙大娘说,她一直劝儿子少开车、多锻炼,但儿子总以工作忙为借口,这次让儿子来好好受受“教育”。

  开幕式上,本报相关负责人发言说,感谢大家来参加城市晚报创刊30周年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并希望大家都能关注低碳环保,参加到骑行队伍里来,引起了很多市民和骑友的共鸣。

  比赛中

  领队有点“刹不住” 将骑友落在后面

  昨日9时,随着一声号令,艾伦领着第一队的骑友出发了。骑行前,本报记者和青浦路社区工作人员不断告诉骑友们,千万要以安全为主,这不是比赛,就是大家一起骑行,奖品也不是按成绩发的。

  除了世界冠军艾伦,领队的第一队也都是具有丰富骑行经验的人,他们中有人还曾骑行去过西藏。记者看见,骑友们的装备相当专业,山地车、头盔、手套,还有人带来了巧克力、牛肉干等高热量食品。

  一队刚开始还能控制速度,可慢慢地有点hold不住了,越骑越快,从锦程大街到东风大街还好,在兴顺路开始加速,在蔚山路已经把后面的七个队甩出了1.5公里左右。前导车上的指挥人员不停地喊:“慢点慢点,后面跟不上了。”吉林大学老师王文东甚至超越了前导车,前导车上的指挥员说:“快回去,落太远了。”王文东幽默地说:“不能倒骑,回是回不去了,只能慢点。”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骑友掉队后稍作休息 依然坚持骑行

  骑友们骑至飞跃东路时,行程大约为一半,第一队领队的速度尽管慢了下来,仍有30人左右开始掉队,有人坚持慢速前行,有人坐在路边休息,经记者随机调查发现,这些人中,八成以上是不常运动的。

  青浦社区的工作人员李立军充当指挥员,他告诉跟不上的人待在蔚山路,因为大部队还会回到蔚山路上。可一半以上的掉队骑友稍作休憩,喝点水补充能量后,仍然选择继续前行。只有几位年纪较大的人抄了近路。

  记者看见,一队中骑行经验丰富的人仍然在前面,保持原有的速度前行,甚至不断被要求“慢点慢点,速度降下来。”而一部分年轻人开始骑得很快,在途中逐渐被甩到队尾。

  记者问一位年轻的小伙子:“咋样啊?”他气喘吁吁地回答,“还行,有点累。”记者又问67岁的陈大爷,他冲记者摆摆手说:“没咋的。”陈大爷边骑边告诉记者,他以前在北京工作,骑了十多年自行车,现在刚从北京回来,再来个25000米也没问题。

  艾伦和骑友享受骑行过程

  昨日天公作美,尽管天气预报说有阵雨,但骑行过程中始终未下雨,太阳公公时而出来冒头,时而缩回去歇息,天气不冷不热。一名中年骑友说:“一直都开车,从来没这么仔细地闻过空气中的芬芳。”路边飘零的杏花飘落在骑友的头上,柳絮在身边回旋,空气中传来一股清香,天空飘着几朵白云。“骑行真放松啊。”一名女骑友边擦汗边跟记者谈骑行的心得。

  世界冠军艾伦在一些骑友的簇拥下,脸上始终挂着笑容,一边骑行一边与骑友聊着,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偶尔艾伦还会下车与路人和骑友合影,“你听懂他说什么了吗?”在骑行中,翻译并不在艾伦身边,记者问一个笑得很开心的骑友。“不知道,反正他笑我也笑。沟通有时候不需要语言,骑行就是沟通。”

  昨日也有骑自行车出行的路人,加入到骑行的队伍中。戴先生在自行车上装了小音响,音乐声伴随着车轮声,在四周回荡着。29岁的沈健骑着一辆没有车座的攀爬车,一边骑一边逮机会耍花样,将车子直立起来,或者让车子一步步颠着走。沈健表示,虽然不是山路,但这25000米却意义非凡。 (记者 孙圣颖 王秋月/报道 吴然 裴春雷/摄)

  作者:孙圣颖 王秋月 吴然 裴春雷

长春300骑友与世界冠军并肩骑行(图)
GMT+8, 2025-4-21 06:12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分享到:
旅游网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