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下午,几位自行车爱好者惬意地骑行在绿道上。7月1日,日照车友天台山骑行活动。 本报通讯员 李麦 摄北京路两侧的绿道近日已经修好。7月4日,游侠单车俱乐部例行夜骑活动。 本报通讯员 李麦 摄 文/本报见习记者 吴江 片/本报记者 刘涛 (署名除外) 形状奇怪的镂空头盔,颜色鲜明的紧身骑行服,加上式样新潮的自行车,这样的身影经常会出现在市区的各个地方。 他们,是日照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很多时候,骑行眼镜和遮面的头巾同他们黝黑的肤色一起,将他们抽象成了众人眼里一个含义丰富的符号活力、健康、环保和永远在路上的心,正如这个年轻的城市。 从最开始的奢侈品,到后来寻常百姓家的交通工具,再到眼下风靡一时的运动器材,自行车,被时代不断赋予着新的定义。 一个单车俱乐部会员多达400人 谁也说不清楚,从什么时候开始,日照的大街小巷上开始出现“全副武装”的骑行者的身影。 有着近5年车龄的“波波”告诉记者,这些式样新潮的自行车,主要有两种类型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 “从外观上看,公路车轮径大,车胎细,把手下弯,车架多为菱形,追求极致速度,适合公路竞速;山地车轮胎粗,多安装避震器以及变速器,追求牢固和抗震性能,能在无铺面的路上顺畅骑行。”波波说。 据了解,多人自行车主要在大学城以及几个沿海景点比较流行,有商铺可以租赁,一般需要交押金和身份证作抵押,按小时计费,每小时在10元左右,自行车有两人的也有三人的,租车的一般是大学生和游客。 “很好玩。每次有外地同学来找我,我都会安排海边"半日骑"。”曾多次租过自行车的曲师大学生小彭说。 游侠单车俱乐部2005年成立。“那时候日照看不到多少山地车,骑行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听都没听过的新鲜事。 一直到2006年俱乐部都没有几个固定成员。”俱乐部负责人郭炳朝回忆。 “近两三年吧,山地车运动才在日照有了井喷式的发展。”游侠单车俱乐部的郭炳朝说,“井喷”首先表现在俱乐部人数的急剧扩张上。 “我们俱乐部经常参与活动的至少也有百余人,总人数不下四百人。另外捷安特俱乐部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还有大量没有加入俱乐部的车友。”此外,另一个方面的表现是车友们的能力、知识、安全意识等都有了明显变化。 长途骑行,今年要去呼伦贝尔 7月4日下午3点,在“漠非”单车馆,郭炳朝坦言每次组织活动,都会占用太多时间和精力。 “就是热爱这个东西,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在上头。”郭炳朝说。 采访期间,郭炳朝的手机总是响。他抱歉地解释,是在忙活订票的事。今年7月14日,游侠单车俱乐部要组织骑行呼伦贝尔,得坐火车到哈尔滨,然后倒车到漠河,一路骑行根河、牙克石、海拉尔、阿尔山,最后到呼伦贝尔。 “线路比较成熟,沿途经过大兴安岭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两大景点。已经有了10多个人报名了,还有几位自驾游的朋友跟着。”郭炳朝说。 像这样的长途骑行,游侠单车俱乐部每年都要组织至少2次,短途和日常骑行就更多了。“每天早晨4点半晨练,每周三夜骑,周六、日会组织骑行临沂、青岛、连云港等能当日往返的短途。” 据他介绍,长途骑行人数一般在十余人左右,短途则至少有20人的规模。 “策划比较精心,准备周全的活动,四五十人是很正常的事情。”郭炳朝说。 “现在卖电动车比卖自行车赚钱,但是我没兴趣做。我那个店,哪怕赔钱,只要我还撑得住,我就会一直做下去。”采访的最后,郭炳朝表示,通过骑行,他得到了健康的体魄,认识了许多朋友,这已经成了他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感情成分在里头”。 绿道修好了,骑行更安全 在采访期间,记者借来一个骑行头盔掂量,疑问这轻飘飘的头盔是否真有什么保护作用。一位车友严肃的告诉记者,“头盔很重要”。接着,他告诉了我一个名叫“了了”的车友的遭遇。 2011年6月,东港姑娘了了在骑车途中,为了躲避行人摔倒,不幸摔伤头部,至今未能醒来。车友们为她捐了4万余元,许多车友去医院看望她,看着曾经年轻美丽的姑娘成了病床上无知觉的植物人,眼泪就止不住的往下掉。 今年6月,烟台一轿车撞向自行车队致5人死亡、3人受伤的惨剧,让更多人关注骑行安全问题。 据了解,为打造宜居宜游、生态安全、环境优美、低碳节能的城乡环境,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日照计划利用5年时间在全市建设完成市域、城市、社区绿道三级绿道网结构。 据介绍,绿道包括慢行道和配套设施两大部分,配套设施包括标识系统、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分市域绿道、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三个级别。绿道内设可供行人、骑车者及其他依靠非机动工具进行户外活动的人员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5月17日召开的日照市绿道建设现场会上获悉,年底前市区将建成沙墩河、香店河、北京路、丹阳路、山东路、济南路和碧海路7条城市绿道,总长80公里。下一步,日照市将合理设置绿道综合服务驿站、一般服务驿站和服务点规划建设,完善自行车租赁、无障碍设施、照明、通讯、治安、环卫等功能性配套设施;对市区20个道路交叉口进行改造提升,设置交通安全岛,并设立行人和自行车通过的专用红绿灯,确保行人和自行车安全。 “安全岛、绿道修好了,骑行安全性就有保障得多。希望早些建好,大家太期待了。”漠非说。 骑行路上总有安全叮嘱声 “大师兄,下坡注意控制速度。” “老头,靠边点,你都骑马路中间了!” 7月3日晚上7点半左右,在漠非带领下,5名车友组成的小车队出发了,一向“独行”的记者这次也入了伙,一路上,耳边不断响起漠非提醒车友注意骑行安全的声音。 漠非口中的“大师兄”、“老头”,是熟识的车友之间的玩笑,是绰号更是亲昵的称谓。大师兄姓孙,加上圈子里都知道他为人豁达、仗义,就得了这么个绰号。“老头”其实很年轻,“老头”是他用过多年的网名。 在一个路口等红灯时,漠非告诉记者,“遇到红灯停下,再起步的时候你可以调低档位,这样起步轻松些,更安全、省力。” 一行人骑至万平口大桥,停下来短暂休息。不断有从其他地方赶来的车友在此汇合,队伍不知不觉变庞大了。 “每次车队组织骑行,漠非他们总是帮车友检查车子,为没佩戴头盔的车友准备头盔,骑行时过程中也特别注意维持秩序、安全提醒。”说起俱乐部里的几位前辈,新手孙鹏直竖大拇指。 丈夫爱车影响妻子 一家三口组成车队 “漠非”爱骑车,但是他们家还有两位对自行车也是情有独钟,“其实,我爱上骑行还得益于我们家那位的影响。”“漠非”说,“漠非”的丈夫李军博虽然已经事业有成,但是至今没考驾照、他们家也没有私家车。 “我不喜欢汽车。”李军博说。从部队退伍后的20多个年头里,他做过出口贸易,练过健美,如今开了自己的酒店。多年商场的打拼并未令眉宇间的英气褪色。一直到今天,他依旧骑车去酒店,骑车回家,骑车去买菜。 “1990年来日照,那会上下班就骑自行车。”李军博说,那时候还没有自行车运动的概念。直到2008年的2月,在朋友推荐下,他才开始接触山地车。 “花了1200多元,说实话挺心疼的,那会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00元。不过他喜欢就由着他了。”说起买车的事情,妻子“漠非”坦言。同样爱好运动的她,选择的是晨跑。 李军博对山地车的喜欢很单纯,他没有加入任何俱乐部,也不怎么钻研装备,他自嘲自己完全是“野路子”。 对骑行魅力有了切身体会之后,他想拉妻子“入伙”。“有阵子他天天念叨我买辆车,我嫌贵不买。他倒好不经过我允许直接给我买回来了。”2010年4月,李军博送了妻子“漠非”一辆美利达勇士550。 从那以后,“漠非”每日的骑行就代替了晨跑。 “有段时间骑车可疯了。”“漠非”笑着说,“每天早晚都骑,从昭阳小区到海边,一天俩来回,中午时间紧,为了多骑会儿,回来匆匆吃口饭就骑上车出门了。”2010年5月,“漠非”还加入了游侠单车俱乐部。 后来,他们为儿子也买了山地车,一家三口的小车队就有模有样了。“漠非”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全家总动员”是2010年骑行丝山。“最后上山的时候,爷俩都是推着车走上来的,只有我自己是骑上去的。儿子累得车都扔了,丈夫最后只能推着两辆车走上来。”“漠非”言语间满是自豪之情。来源齐鲁晚报) 亲,咱们一起骑行上路吧(组图) GMT+8, 2025-1-24 13:27 |
旅游网|旅游论坛|旅游群|LVYouwang|www.lvyouwang.org 旅游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至9519990@qq.com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本站为公益性非盈利网站。
Copyright © lvyouwang.org All Rights Reserved.